国际在线四川消息: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雅安市检察机关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教育整顿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紧扣“四大检察”职能聚焦民生,靶向作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与检察职能密切相关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用智、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成果,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
学党史 上好学习教育“第一课”
学习教育是教育整顿的首要环节,思想的“结”解开了,教育整顿才会走实走深。党史是强党育人铸警的最好教科书,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将党史教育与学习教育相结合,通过“一把手”带动“一班人”,“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坚持领导带头开展工作,院领导带头参加支部学习、带头领学促学,既当好领导者、组织者,又当好参与者、推动者,确保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四项教育”,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史和党纪党规知识问答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高频次、全覆盖、有深度的学习活动。在推进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线上+线下”“讲座+体会”“集中+自学”等方式,不折不扣抓牢“规定动作”,结合雅安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自选动作”,开展“重走家门口的红色地标学党史感恩党”活动,开设“雅安检察榜样说”专栏,持续深入学习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雅安市人民检察院注重激发学习动力、传导工作压力,推动干警个人发扬“5+2”“白+黑”的精神“挤时间”,作为破解工学矛盾的思路和策略,采取“考、督、补、立、比”的方式,确保学习教育“上热下烫”,迅速掀起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热潮。
查问题 聚焦短板狠抓整改破障碍
查纠整改环节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中心环节。问题查纠深不深入、整改彻不彻底,直接决定着教育整顿的成效。
2021年以来,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强化思想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专项整治,通过制定“一图三书”全力做好查纠整改环节各项工作。绘制“作战图”,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制定全市检察机关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工作作战图,盯紧计划挂图作战。签订“承诺书”,雅安市人民检察院盯紧要求做好承诺,签订《关于检察干警从业限制问题承诺书》等承诺书。发出“倡议书”,雅安市人民检察院盯紧问题做好动员,向全体检察干警家属发出《致检察干警家属的一封信》。编印“口袋书”,雅安市人民检察院盯紧内容学深学透。此外,雅安市人民检察院还创新“6512”工作法,开展“顽瘴痼疾整治”,突出“六查”,建好“五本台账”,建立“一个归口”,凸显“两个效果”。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目标导向,敢于动真碰硬、触及要害,综合运用自查自纠、组织查处、专项整治等手段,推动查纠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办实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如何让教育整顿成果显现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感受得到的为民办实事效果,雅安市检察机关结合业务搞教育整顿,紧扣“四大检察”职能,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主动作为,“开门纳谏”听取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出台十二项举措践行司法为民。
同时,雅安两级检察机关紧扣自身职能解决一件件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解矛盾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
近日,雅安市人民检察院会同汉源县人民检察院就四川某建筑工程公司与汉源县某镇人民政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检察监督一案召开公开听证会。雅安市人民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和律师代表担任听证员参加听证。经两级检察院和听证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释法说理,现场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给予补偿金3.5万元的和解协议。
这是雅安市检察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雅安检察机关拓宽办案思路,将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办案始终,通过选出群众工作能力较强的检察官组成释法说理办案团队,重点对不符合提出检察监督意见的案件强化释法说理,让当事人明德明法明理,进而化干戈为玉帛,有力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该检察官释法说理办案团队,转变司法理念,着眼于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确保案件依法正确处理的基础上,讲究办案的方式方法,主动把司法办案工作向化解社会矛盾延伸,通过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工作,引导和帮助当事人化解积怨,仅用5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一起合同纠纷检察监督案件,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送服务 深化构建检民“连心桥”
为深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雅安市检察机关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办“检察暖民心·为民办实事”专栏,依托“送请柬、送良方、送体检、送课程”四送服务,搭建检察服务群众的桥梁,把检察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解决群众愁难急盼问题。
雅安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工作,主动作为、服务大局,坚持从群众实际出发,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和法律服务需求,通过“学、查、办、解、送”,打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合拳”,全面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为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贡献更高水平的检察力量。(文 张琬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