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2021年以来,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解难题、纾民困、办实事、送服务为重点,把群众期盼的“大事小事”变成自己要干的“实事要事”,把正在干的“常事新事”变成群众称赞的“好事美事”,不断将“我为群众办事实”实践活动推向深入。
激发“内力” 夯实为民办事“思想维度”
以伟人精神催前进。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党史专家学者讲党史、“听老党员讲红色故事”、讲党课等形式,用前辈伟人的事迹“充电”“补钙”,引导全体党员干警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以身边模范引上进。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鼓励干警向优秀公务员、身边英模学习,对标找差距,传承优良作风。
以周密学习促奋进。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纵深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将学习教育贯穿教育整顿始终,不断提高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将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
借助“外脑” 完善为民办事“靶向维度”
请进来,开门纳谏查痼疾。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开门整顿”要求,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市两级法院先后召开“开门纳谏”座谈会20余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案件当事人、律师代表等参加座谈,共征求意见建议200余条,找准为民办事存在的顽瘴痼疾。
走出去,倾听意见找差距。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开言路,不断畅通联系群众、收集民意渠道,通过巡回征求意见座谈会、调研座谈等方式,真实了解辖区单位和广大群众的客观评价和意见建议。
驻基层,问需于民零距离。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充分发挥法官联络站、法律顾问、巡回审判、法治宣传、下乡办案等贴近基层的作用,全方位征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零距离”“零时差”了解社情民意,着力解决群众“急愁难盼”问题。
促转化,聚焦问题抓落实。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推出“执行系统周五接待日”、网上诉讼服务岗、“有案不立”投诉举报等一系列便民措施,积极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司法惠民举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
打通“堵点” 聚力为民办事“实践维度”
围绕群众需求,开展“法治大宣传”。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托“三月法治宣传月”,深入开展“双百四进”法治宣传活动,不断营造遵法守法意识;聚焦青少年思想教育,选派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常态化开展普法活动,护航“青春不迷路”;针对网络消费热点问题,组织干警向群众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宣传资料,当面解答群众咨询,向群众普及依法维权知识;组织资深法官实地走访民营企业并宣讲民法典,对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建议,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围绕志愿服务,落实“困难大帮扶”。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党员干警深入联包帮小区、帮扶村、敬老院、福利院等,开展卫生清扫、捐款慰问、节目演出等活动,切实把服务送到困难群众身边。结合脱贫攻坚,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各基层法院在鲜茶叶、黄果柑、枇杷等集中销售现场设立临时法律咨询点,“线上+线下”方式普及农产品交易买卖法律知识,保障农户合法权益,助力农产品销售。结合“双报到”活动,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党员干警服务社区治理,通过示范引领、带头宣传政策法律法规、调解邻里纠纷等,积极展现法院干警良好形象。
围绕诉讼需求,深化“服务大优化”。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诉讼服务“一次性完成”,建立立案容缺机制,对不全的立案申请,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齐资料,践行立案登记“让群众少跑腿”的承诺;聚焦“档案查询一次查好”,设立两级法院“档案查询便民服务窗口”9个,安排专人坐班,为当事人提供档案现场查询服务;公布查档直通电话,方便群众来电咨询查档手续,开通网上查询系统,通过提交查询手续、说明查询事项,实现档案查询一次查好。
围绕诉源治理,推动“纠纷大化解”。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融合全市政法系统重大事项、纠纷化解、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四个协同”工作机制,坚持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通过列席乡镇党委会、开办法治课堂、巡回审判释法等工作,进一步密切与村组、乡镇、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的联络互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落实每周一为“院领导接访日”,通过坐班接访、带案下访等形式,全力化解信访纠纷。
打造“亮点” 拓展为民办事“创新维度”
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地方实际,找准为民办事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研究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从“围绕群众呼声,扎实开展司法走访调研”“立足转变作风,深入开展‘以人民为中心忠诚履职’专题讨论”“紧扣执法办案,践行司法为民”“延伸审判职能,助力乡村振兴”“优化司法服务,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践行社会责任”六个方面,积极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司法惠民举措;同时,下沉到基层一线,在石棉县美罗镇党委、政府挂牌设立“乡村治理法治化培育示范基地”,主动融入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法院开展“法在身边”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回应群众司法需求,延伸诉讼服务,推进“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中心,以法庭为分中心”的运行模式,在3个派出法庭建立诉讼服务分中心,让群众少跑路。名山区人民法院送法进企业,倾听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天全县人民法院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妥善审理执行涉民生案件、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开展巡回审判工作、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加强诉讼服务建设”六项服务举措,以开展一次“送法进企业”、邀请旁听一次庭审、开展一次联系座谈、开展一次支部联建、组织一次“法院开放日”“五个一”的宣传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开展“我为群众办事实”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荥经县人民法院创新为民办实事“四心”行动,坚持以3项“清心”行动参加基层社会治理、3项“润心”行动营造法治营商环境、4项“舒心”行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4项“暖心”行动加强民生权益保障,不断深化司法为民成效;同时在各乡镇设立法治乡村建设法官联络站,落实一个法庭管辖一片村组、一名法官联系一个乡镇,挂牌法官联络站13个,完成与12个乡镇的“庭—员—府”对接,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更加直接便利便民的法律服务。(文 张琬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