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走进阿坝花园般的学校 感受教育扶贫新变化
2021-03-09 15:56:5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胡晓萌

  国际在线四川报道(冯巧凤):3月8日,参加“解码幸福阿坝·外国友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脱贫攻坚采风行”活动的外国友人走进阿坝州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阿坝州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实地感受教育扶贫新变化。

外国友人与学生们合影 摄影 何刚

  在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外国友人了解到,该校于2014年被列为乡村少年宫示范项目学校。在运转上,学校采用聘请校外艺术人士和积极动员具有一定特长的教师的方式充实辅导员队伍。学校主要设乐器、舞蹈、美术、体育、棋类、其它等6个大类别,包含经典诵读、藏式吉他、藏汉文书法等11个小组。学校充分利用这些兴趣小组广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思想,展示民族文化特色,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老师教外国友人写藏文 摄影 何刚

  外国友人参观了曼陀铃兴趣班、基本功舞蹈班、民族传统舞蹈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室、美术班、藏文书法班等。他们了解到,学校不仅教授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弘扬本民族的文化,让民族团结之心在现代文明的校园里得到延续和继承。

  外国友人被美妙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所感染,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还与孩子们交流互动,了解他们在这里享受到的优质教育。

外国友人和学生们踢球 摄影 何刚

  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六年级三班的学生罗尔金说:“学习乐器让我很快乐,我感到很幸福。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弹唱家,所以我加入了这个兴趣班。我很高兴能学习乐器。”

外国友人教学生们打篮球 摄影 何刚

  来自秘鲁的留学生兰花(Sandra)表示:“在这里可以学习到很多藏族文化,我很开心能体验到曼陀铃的演奏。音乐很好听,藏族舞蹈也非常好看。学校很用心地保护藏族文化,让文化可以得到传承,这非常好。”

外国友人和学生们合影 摄影 何刚

  外国友人在壤塘县参观了建在“黄金地段”的最美小学——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在杜柯河畔,一座黄红相间的建筑显得格外耀眼,这是壤塘县于2017年8月建成的藏汉双语寄宿制小学。学校坐落于壤塘县城尕日新区的“黄金地段”,与县城隔河相望,是该县一道靓丽的风景。在阿坝州,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这在壤塘县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学校旁是河边公园,后山森林环绕。外国友人表示,这真的是花园般的学校。

采风团在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合影 摄影 何刚

  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校长色准介绍说,该校建设总投资1.2亿元,占地56亩。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在编在岗教师182人。学校有图书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学生活动室、远程教育和音体美功能室等。各功能室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学校完善了校园网络、校园广播、交互式多媒体、数字化视频监控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学校拥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校园文化长廊等户外活动设施,丰富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校园生活。学校不仅硬件设施齐全先进,具备一流的办学条件,而且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校园文化,新建校园文化长廊,强化了少年宫基础设施,创新了藏汉书法特色教学模式。这样的学校规模在壤塘县是首例,在阿坝州也不多见。

外国友人参观壤塘县寄宿制小学 摄影 何刚

  外国友人参观了学生食堂和宿舍、运动场、教师住宿楼、图书室、器材室、阅览室、实验室等,观看了孩子们表演的藏戏、藏族舞蹈、乐器演奏,与孩子们一起体验写毛笔字、绘画等,感受到了学校浓厚的文化。兰花(Sandra)说:“我被这所学校惊呆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孩子们一直在学习藏文书法、藏族舞蹈,这是对藏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所学校不仅是一个学校,更像是一个家庭。在这里工作的老师,不仅教孩子们学习,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学生和老师就像家人一样。”

壤塘县寄宿制小学的学生们表演藏戏《格萨尔王》 摄影 何刚

  色准向外国友人介绍道,学校的学生以农牧民家庭子女为主。经过多年建设,学校解决了城关小学校园拥挤、活动场地不足、功能区分不明确等问题,有效缓解了农牧民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随着录播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壤塘县民族教育在硬件方面发生了可喜变化。在软件方面,壤塘教育的变化更是惊人。学校配齐了艺体老师,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外国友人和学生们一起做手工 摄影 何刚

  来自卢旺达的留学生爱玛尼(Emmanuel)说:“这所学校的设施设备非常健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图书馆有非常多有用的图书,其次是这里有非常多的实验室。这对启发孩子们科学方面的能力非常有用。”

学生们在上舞蹈课 摄影 何刚

  色准表示,如今,教师的人数不仅增加了,通过各种培训,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也更有保障。壤塘县教育最大的变化是学生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如今,农牧民都会主动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学生在校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让农牧民家长更加相信教育的力量。

学生们认真地上书法课 摄影 何刚

  参观过程中,色准向外国友人介绍道:“学生在这里上学是免费的,用餐是免费的,这都得益于党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实施。未来,学校将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加大力度,为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最佳环境。”

  来自泰国的留学生格雷斯(Paphattareeya)表示:“这所学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费全免。建立这所学校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让孩子们从这里开始接受教育,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自阿根廷的留学生霍凯(Joaquín Estrader)说:“教育扶贫让学校的教学体系更加完整,学生接受的教育也更加完整、更加多元,给他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壤塘县离成都这么远,但是孩子们却可以享受到和成都的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教育质量。这非常了不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