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台风腹地 “成都造”大型无人机再创“国内首次”
2020-10-14 09:44:33来源:成都日报编辑:冯巧凤责编:胡晓萌

(转载)直奔台风腹地 “成都造”大型无人机再创“国内首次”

“成都造”大型双发长航时双尾蝎无人机

  “2020年16号台风‘浪卡’来袭,最大风力8级18米/秒(约65公里/小时),中心气压998百帕……”10月12日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组织下,多家机构前往南海中北部联合开展多平台的台风科学试验,其中就包括四川腾盾科技派出的黑科技——大型双发长航时双尾蝎无人机。

  12日12时,双尾蝎无人机接到指令从海南博鳌机场起飞,跑道风速达到6级12米/秒。起飞后无人机直奔台风“浪卡”,对台风路径前侧的内部环流开展风场结构以及洋面风浪高分辨率观测。

  此次深入台风内部环流观测,双尾蝎无人机携带了众多利器——气象雷达、激光测风雷达、光电侦察吊舱和温湿压探测器等多种气象探测设备。

  无人机按回形针往复航路,在博鳌东部海域进行了长达4小时飞行,航程达到700千米。在大风降雨恶劣天气环境下,无人机飞行正常,气象载荷观测正常。同时,本次作业还有一系列重大成果——作业过程中,通过机载激光雷达,实现了台风7级风圈内的高精度连续风场测量,这在亚太地区尚属首次;通过无人机与海面浮标协同,在国内又首次实现了台风内部浪场的空海一体化观测。

  据介绍,作为国内首款大型双发长航时无人机,双尾蝎无人机采用双发设计,比单发飞机安全性更好,特别适合于台风探测、海事巡逻等海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作业任务。此次观沿多种载荷同时装机、同时作业,使该型无人机载重能力强,供电功率大,载荷可模块化加改装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凸显。

  “此次观测作业为台风路径预报和研究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对我国台风海上探测及预报预警具备重要示范意义。”相关负责人高度评价说。(记者 陈方耀 文/图)

  原标题:为搞清风场结构 它直奔台风腹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