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假日市集圆满落幕:一场全民参与的环境治理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2025-11-23 20:31: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李萌

  在初冬的暖阳与微风中,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假日市集”在成都市郫都区如此多椒生态农场落幕。这场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指导的活动,汇聚了超过30家环保团队、社会企业和社区组织,吸引了200余名市民参与。近160种农特产品与环保创意在此汇聚,使其成为成都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深入基层的实践探索。

活动现场 供图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给生活一小时,还给未来一片绿色”。由四川省农业特色植物研究院、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多元组织联合发起的环保公益公共品牌——“一小时绿色生活圈”,以“轻生活、轻参与、轻志愿”方式让每个人轻松融入绿色生活;鼓励每一位参与者像植物一样“向阳自在生长、向光自由前行”,在绿色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乐趣。

  而绿色假日市集作为由“一小时绿色生活圈”孵化的实体生活平台,以城市“一小时”为半径,将可持续的生活理念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现实体验。它不仅搭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桥梁,还通过自然工作坊、“精灵币”社区货币等方式,让绿色学习变得有趣,让善意在社区内流动。

活动现场 供图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本次市集的动人之处,在于展现了青年如何成为环境治理的共创引擎,推动公众从“参加者”向“共创者”跃升。

  在“青年乡创区”,志愿者们用自创的文创产品作为科普教具,带领孩子辨认动植物,让环保教育在互动中自然发生。由青年团队编排的自然戏剧、推动的零废弃实践,都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感认同。通过“一小时绿色生活圈”平台,高校志愿者、返乡青年等获得了实践舞台,凸显了青年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活动现场 供图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市集上,45个生态摊位依次铺开,有机蔬菜、植物扎染、旧物改造品等琳琅满目。市民自带餐盒选购,摊主们则用最朴实的方式讲述着人与土地的故事。

  这些来自科研院所、返乡团队、社区组织的参与者,如同拼图板块,共同拼出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生态圈”。政府支持、专业指导、优质产品与公众热情在此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壁垒,形成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有机整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多元动能。

活动现场 供图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本次活动标志着成都环保志愿服务从城市向乡村的主动拓展,从单向“输送”转变为双向“滋养”与“融合”。

  孩子们亲手触摸土壤,市民与农户直接交流、现场预定农产品,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乡村也通过市集展示了其独特的生态价值与乡土文化。环保志愿服务在此催化了城乡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情感的共鸣,推动了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亲手种下一粒种子,才明白环保就是保护自己的生活。”一位志愿者说。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不只是一句口号。本次绿色假日市集以“从社区到田园、从市民到村民、从理念到行动”的方式,展现了环保志愿服务在促进城乡融合、推动生态振兴中的独特价值。成都将继续创新形式,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文 李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