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巴中市举行“决胜‘十四五’ 老区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巴中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办公室主任、巴中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佘勇用六个亮点介绍巴中“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新闻发布会现场
亮点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时期,巴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从2020年全国20个革命老区第15位上升至2024年第2位;2025年前三季度增速排全省第8,创近10年来最好位次。
同时,巴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连续1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地方级税收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亮点二:产业培育构建新格局
“十四五”期间,巴中区位条件改善,油气资源丰富,优选确定“5+2+3”现代产业体系,坚定推进生态工业兴市、先进制造强市。
一方面,巴中布局“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进材料、低空经济、绿色建材、新型显示等8条产业链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范畴,为产业对接省级资源、融入更大市场打开了通道。
另一方面,巴中攻坚“能源化工”,油气矿权面积占全市地域面积的82.5%,页岩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页岩油资源量25亿吨;平昌板庙1#井实现继1958年川中石油大会战以来四川盆地石油勘探的历史性突破,被评为中石油西南地区“功勋井”;通南巴气田是川东北首个陆相致密气、四川盆地又一个千亿方大气田。2025年,曾口—金堂省级化工园区已正式获批,制氢、提氦等精细化工以及相关设备制造产业将相继落地,将在未来助力巴中打造千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亮点三:城乡融合展现新画卷
“十四五”期间,巴中系统构建“2+21+63”节会赛事矩阵,光雾山红叶节、中华龙舟大赛、“羊BA”、“川超”等品牌活动持续“出圈”,让越来越多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巴中”;中国红叶黄金走廊联合推介成效显著,“打飞的赏红叶”首飞成功,巴中城市美誉度持续提升。
“十四五”期间,巴中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行动重点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2020年提升4.34个百分点,全市实有人口从217.50万人增长至227.4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6.2%,排全省第3位、第1位;成功获评国务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市、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
此外,巴中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71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0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2.2公里/平方公里,在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排第1位、全省第7位,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更多乡亲“出门就上车、村口取快递”。
亮点四:改革开放迸发新动能
巴中制定礼“遇企业家”“为企办实事11条”等措施,创新打造“巴商茶间荟”等服务品牌,推动“四上”企业水电气运等生产要素成本不高于川东北地区平均水平;全省首部涉企服务地方性法规《巴中市优化涉企服务若干规定》于11月1日正式施行;2025年1月至9月,巴中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数分别增长45.71%、49.32%、54.79%。
巴中在全省率先对全市矿产、土地、低空、水利、文旅、林业碳汇等21个领域资源开展系统梳理、评估与整合,创新推动资源价值转化;近期通过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实现收益23.1亿元;出让特许经营权道路1220公里,盘活路衍资产21.71亿元。
巴中依托两个国家级实验室联手打造的全国首个国家级科普视听产业基地——科普大视界,入选2025数智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同时,离岸孵化中心、云上大学城、虚拟电厂、“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全面运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4倍,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1.8倍。
亮点五:绿水青山开启价值转化新实践
“十四五”期间,巴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创建四川省首个地级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中国十大秀美之城”;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森林覆盖率超63%。
值得一提的是,巴中率先建立覆盖全市的GEP核算体系,完成全省首个地级市生态价值量化评估,2023年,全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2586.36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700亿元;率先开发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完成全省首个该类项目备案,让“空气”变“财富”成为现实;率先成立“两山”生态发展公司,组建全省首家以“两山”理念命名的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专司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运营与价值开发。
亮点六:民生保障实现新突破
“十四五”期间,巴中实施“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方面,巴中创新建设“巴中云上大学城”,引进76家高校院所优质课程,惠及师生超40万人;建成智慧教育云平台“巴适学”,联动“蓉易学”“学在金华”等跨区域资源,推动成都七中、重庆南开中学等名校与巴中42所本地学校结对共建。
医疗健康方面,巴中成功引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市中心医院,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7.48%,位居全省第1位,县域内住院率91.94%、居市州第2位,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家门口看病不再愁。
公共服务方面,巴中创新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面对面听民意、解民忧。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6平方米,居全省第7位;“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城区养老覆盖网越织越密,民生安全网更加牢靠、更有保障。
当前,巴中正抓紧编制“十五五”规划,欢迎各界社会人士、各位网民朋友多为巴中出谋划策、贡献“金点子”,共同描绘“十五五”美好蓝图。(文/图 邓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