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2025年来,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始终将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坚持“内拓”与“外输”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坚持压实责任、联动产业、拓展渠道“三管齐下”,全力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群众铺就增收致富“幸福路”。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斯觉镇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的核心目标,依托对口帮扶和气候优势,以四川大学驻村工作队为桥梁纽带,先后带领全镇村“两委”干部、驻村队员20人次赴乐山市马边县、成都都江堰市、邛崃市等地考察学习猕猴桃种植经验,成功推动1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试点落地,助力就业200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5万元;组织村“两委”、驻村队员和网格员300人次,对各村劳动力进行全覆盖摸排5轮次,精准掌握6000人就业意向,分类梳理意向岗位5类12个,针对监测户明确就业帮扶重点对象84人。
聚焦产业联动,带动就业增收。斯觉镇坚持“就近就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充分发挥镇域产业吸纳就业作用,依托牧草加工厂、蓝莓基地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积极搭建“家门口”就业平台;通过扩能改造牧草加工厂,为周边留守妇女、监测对象提供青贮加工、包装岗位15个,发放劳务报酬6万余元;依托蓝莓种植基地,采用“基地务工+技能培训”模式,为10名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和稳定岗位,发放劳务报酬5万余元;严格落实挖里乌村“以工代赈”项目要求,带动本镇123名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就近务工;同时,组织彝绣、烹饪、建筑等技能培训5期100人次,成功助力30人就业。
拓展外输渠道,夯实服务保障。斯觉镇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资源,构建供岗到稳岗一条线就业服务体系,依托“十户联保”沟通群,及时转发岗位信息100余条次,组织村民参加专场招聘会6场次,帮助55名村民外出务工;通过“线上+线下”沟通方式,将交通补贴、稳岗补贴等国家惠民政策宣传到户到人;2025今年以来,发放交通补贴183.08万元,稳岗补贴185.3万元,惠及村民1923人;同步落实2名专人,负责对接联络用工企业与务工人员,处理薪资纠纷、生活困难等问题,用心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全流程服务保障。(文 阿衣果什莫)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