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7家“青年人才驿站” 为13万异地求职青年搭起暖心“落脚地”
2025-10-23 13:29:18来源:成都日报锦观编辑:冯巧凤责编:冯巧凤

  “金九银十”作为全年求职的重要窗口期,来蓉找工作第一站,在哪“落脚”成为不少毕业生关注的问题。近日,河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李宇欣收到成都企业面试邀约后,通过“青聚锦官城”公众号提交“青年驿站”入住申请,仅五六个小时便获通过,顺利入住锦江区青年人才驿站。这处近20平方米的房间配备独立卫浴与一次性用品,一楼公共区域还设有阅读空间、共享厨房和健身设施,让初到异乡的她直呼“找到了家的感觉”。

  截至目前,成都已建成37家“青年人才驿站”,累计服务异地求职青年逾13万人次。“我们通过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动态评估服务,目前已评定出8家五星级、12家四星级驿站,以优质服务为青年求职保驾护航。”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刘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成都37家“青年人才驿站” 为13万异地求职青年搭起暖心“落脚地”

       选址近产业、时间有弹性,缓解求职“住宿焦虑”

  “青年在哪里集聚,站点就建在哪里。我们选点时优先考虑产业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周边,让青年面试、办事少跑路。”共青团锦江区委副书记郭圆圆指着驿站周边地图介绍,锦江区青年人才驿站选址新希望新家酒店,正是看中其毗邻锦江数字传媒产业园区的优势,“驿站距离地铁站200米,周边仅步行10分钟范围内,就有20多家企业,去年入住的青年里,近三成面试地点都在3公里内。”

  针对青年住宿需求的差异,成都“青年人才驿站”推出了灵活的服务举措。“原本单次最长能住7天,后来驿站说我报名了城市感知行活动,还帮我申请了续住3天,正好有时间深入了解成都的就业环境。”李宇欣所说的续住政策,正是成都的弹性服务之一——部分驿站将免费续住时间延长至14天至1个月,以匹配青年求职周期。

成都37家“青年人才驿站” 为13万异地求职青年搭起暖心“落脚地”

  “驿站能长期运营,离不开政企协同的支持。”刘俊透露,市、区两级团组织每年会安排专门经费,对承接驿站运营的酒店、公寓给予补贴,“像锦江区这家驿站,酒店常态化预留10张床位,求职高峰期能动态增加到20多张,既保障了需求,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从求职到安居,多措并举助青年扎根成都

  如今,成都“青年人才驿站”的服务,不只停留在“解决一张床”的短住需求上。“我们想打造的是‘短住-长租-安居’的全周期支持。”郭圆圆介绍,锦江区一方面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中增设驿站房间,另一方面对符合本区人才分类标准的青年,提供最高6000元的租金减免,“让青年从求职到定居,都能感受到持续的政策支持。”

成都37家“青年人才驿站” 为13万异地求职青年搭起暖心“落脚地”

  在运营模式上,驿站也在不断优化效率。“以前帮学生查驿站信息,要翻好几页资料,现在微信公众号里就能一键申请、VR看房,审核结果实时推送。”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张老师说,这种“一网通办”的机制,让她每年能更高效地帮学生对接驿站资源。

  除了安居保障,成都“青年人才驿站”还推出帮助青年融入城市的特色服务。截至目前,共青团成都市委已围绕驿站设计30余条“创新创业就业环境感知行”路线,开展活动150余场次,吸引1万余名青年参与。“我们不想让青年只把驿站当‘住宿点’,更希望这里是他们认识成都、对接资源的‘起点’。”刘俊说,驿站会定期链接创业就业导师,为青年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指导,“去年有个学机械的小伙子,就是通过驿站导师的建议,调整了求职方向,最终入职了本地一家龙头企业。”

成都37家“青年人才驿站” 为13万异地求职青年搭起暖心“落脚地”

  对于驿站未来的发展,刘俊表示:“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联动企业,让岗位推荐更精准。同时扩充导师库,针对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更贴合需求的指导,真正让‘青年人才驿站’成为连接青年与城市的‘连心桥’。”(文 陈秋妤 供图 受访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