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巷子,游人如织,每一天都有无数脚步汇聚于此,在这片留存百年的底布上编织起热闹的花色。不远处的蜀华街72号,一座红白色的三层院落同样人声鼎沸,里面坐满慕名而来的茶客。他们在这里喝茶、吃美食、看表演、买漆器……当成都漆器工艺厂被“爆改”成大旗茶馆,焕新的不仅是老厂房,更是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展现出一幅幅文商旅体融合的新画卷。
大旗茶馆 供图 成都青羊区委宣传部
漆器厂改大茶馆 老地方焕发新活力
成都漆器工艺厂始建于1954年,作为“四川省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承袭古蜀漆艺传统,博采众长,尤以“三雕一刻”(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四大绝技独步漆林。近年来,厂区推出DIY体验活动,更是让成都漆艺这项国家级非遗走进更多市民游客的视野。
位于成都市中心,距喧嚣的宽窄巷子南行不远的蜀华街72号,易址重建于1975年的成都漆器工艺厂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味道。如今,这里再也“藏”不住了,一场“爆改”打破了这份宁静。它以剧场式茶馆的全新面貌亮相,集喝茶、品美食、看表演于一体,迅速成为老中青三代都喜爱的打卡热地,美图也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吸引着无数目光。
走进大旗茶馆,迎面是黑色大台阶和戏台,黑红配色,恰是漆器的经典配色。“改造中,我们融入了许多漆器厂元素,从去年开始构思方案,花了两个多月完成施工改造,始终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大旗茶馆主理人之一邓春娓娓道来,“我以前做过很多年的茶馆,一直想在市中心找个合适的地方,最终选址在成都漆器工艺厂。我想让老地方焕发新生,通过吸引更多客流,让大众在体验中了解成都漆器,感受成都文化,这才是改造的深层意义。”
漆器展示 供图 青羊区委宣传部
尽管空间以茶为主,成都漆器的影子却无处不在。“成都漆器”四个大字依然高悬于最醒目的位置。这个使用成都漆艺极具代表性的脱胎工艺制成的四个大字,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着这座工艺厂不平凡的过去与现在。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黑漆漆蒲团打坐。”“2018年,成都漆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名录。”二楼房间的灯箱上,写满了关于漆器的基础知识和诗词歌赋。品茗闲聊间隙,抬头一瞥,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临走时,不妨去逛一逛成都漆器工艺厂的专卖店,或许,一件心仪的漆器产品正等你带走。
游客在大旗茶馆喝茶 供图 成都青羊区委宣传部
特色消费场域 承载城市记忆与当代生活方式
上午九点多,茶馆已热闹起来,许多人进门的第一件事是先占个位置,再逛一圈、拍照打卡,然后点上西月城谭豆花的小吃,最后才慢悠悠地开始喝茶聊天。
邓春坦言:“我们不仅想做茶馆,更想以茶馆为载体,打造一个文旅项目。”一个茶馆如何承载文旅?面对疑问,大旗茶馆的另一位主理人文青解释道:“这里汇聚了非遗、茶馆文化与餐饮文化。”当老年人与年轻人同处一个场景中,毫无违和感,这里便成了一个有情、有景、有趣的地方,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早茶5元一杯,饿了就来碗西月城谭豆花,还能欣赏各种非遗表演。”文青介绍,假期里,茶馆的客流量从开业日均500人,一路攀升至每日上千人。
“我与他们一拍即合。”西月城谭豆花第四代传承人谭固说,“老厂房跟我们的老味道气质相契,成都人喝茶离不开小吃,我们家的小吃很多人从小吃到大,把店开进茶馆,不仅想让老辈子在茶馆里吃到我们的老味道,也希望游客和新成都人品尝到成都美食、感受成都的茶馆文化。”
“这里太适合打卡拍照了。我在网上看到,今天就带朋友过来玩,吃喝玩乐一站搞定。”经营餐馆的杨帆一早就跟朋友来到茶馆,“怕来晚了没位置。”不仅本地人青睐,外地游客也慕名而至。
喝茶、品美食,赏非遗表演之外,未来这里还将推出非遗体验和课程。“我们计划在一楼设一间小型阅览室和非遗项目体验空间,二楼准备打造一个书画室。”邓春表示,希望为不同年龄的茶客提供多元的社交场景。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里并非简单的旧物改造,而是通过“非遗文创+美食+沉浸式体验”的创意融合,将拥有50年历史的老厂房改造成为一个承载城市记忆与当代生活方式的特色消费场域。
热闹的大旗茶馆 供图 成都青羊区委宣传部
场景重塑空间价值 重新定义城市美好生活
国庆中秋假期落幕,在文旅消费带动下,成都青羊区展现出强劲活力,迎来消费高峰,不仅让本地居民乐享其中,更吸引络绎不绝的外来游客。数据显示,假日期间,成都青羊区共接待游客316.12万人次,同比增长7.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85亿元,同比增长8.59%。
国庆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新美食社交类互动节目《“味”你而来》第一季第一集在成都青羊区开机。主持人杨帆携胡夏、早安、刘宇、符龙飞、许魏洲等嘉宾,以盖碗茶为媒、川菜为钥,沉浸式解锁成都“慢生活”里的市井烟火气。
数据和人气背后是一场由综艺节目引爆、场景创新承接、传统文化赋能的消费盛宴,彰显出人文青羊的强大吸引力与创新活力。
在这片承载着蜀都千年文脉的土地,一场以“场景”为核心的创新实践正蓬勃兴起,重塑着城市的文旅风貌。
假期前,承载老成都慢生活韵味、融合文商旅体新探索与社区共生理念的新文旅商业体福感肆Full Grace正式亮相;一环内,拥有60余年历史的成都人民饭店锅炉房被改造成戏剧综合空间,剧场、咖啡馆、疗愈空间渐次开放,形成集戏剧演出、艺术创作、生活消费于一体的复合场域;文家路旁的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A区中,AI、VR、虚拟数字人试生产在即,蜀锦即将翻开新篇……成都青羊区以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场景创新案例,为文旅消费升级写下生动注脚。这些精心雕琢的文旅新场景不仅重新定义城市美好生活,更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更多场景正在青羊的历史肌理中悄然萌芽。奎星楼街27号载体即将启动,将成为集展陈、文艺、文创、剧目为一体的文商旅融合文化时尚聚集地;峨影·1958园区项目正式启动,预计投资9.98亿元,升级为集文化传承、产业聚合、沉浸体验、文旅消费于一体的城市(电影)主题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推动西南地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些新生场景如同文化棱镜,折射出青羊“一砖一瓦皆历史,一景一幕皆生活”的城市哲学,更是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当空间转化为场景,青羊的每寸土地都在书写新的故事。这场以场景为核心的城市更新不仅重塑着文旅消费的形态,更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生活中寻得新的栖居地——在这里,每个场景都是打开历史的钥匙,每段体验都是文化与生活的双向奔赴。(文 陈静 周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