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安居区1.4万亩再生稻喜迎丰收
2025-10-17 09:42:2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日前,遂宁市安居区三家镇高石村的稻田再次奏响丰收的乐章,300余亩再生稻开镰收割,联合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的稻海中,将饱满的稻穗尽数收入“囊中”,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遂宁安居区1.4万亩再生稻喜迎丰收_fororder_未标题-1

水稻丰收 供图 遂宁安居区委宣传部

  “由于选用了新品种,管理得当,今年再生稻长得特别好。”看着眼前的丰收场景,安叁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冯小刚难掩喜悦。他介绍,从目前收割情况来看,这片再生稻每亩产量可达300斤左右,以当前的收割效率,预计2天就能完成全部收割工作。

  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抽穗成熟的水稻,不仅省工、省种、省肥、节水,产出的稻米品质也好。在提升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的同时,蓄留再生稻,也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遂宁安居区1.4万亩再生稻喜迎丰收_fororder_未标题-2

水稻丰收 供图 遂宁安居区委宣传部

  “比起种小麦,再生稻的利润还能再高一点。”冯小刚算了一笔经济账:传统种植小麦,一亩地的利润最多在200元左右;而蓄留再生稻,一亩地利润可达300多元,每亩能多赚100元,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再生稻为何能拥有如此“身价”?这份底气来源于其过硬的品质与绿色的种植模式。“这里的再生稻不打农药、不用化肥,是实打实的绿色食品,米质香,口感又软又糯,市场供不应求。”冯小刚透露,今年再生稻才刚开始收割,但已全部被订完。

  三家镇地处遂宁最南端,与重庆潼南毗邻,独特的地理区位赋予当地适宜再生稻生长的气候条件,加上优质稻种的科学选择,这里不仅成为全市水稻成熟最早的区域,更成为安居区蓄留再生稻的核心区域。据统计,2025年,三家镇共蓄留再生稻1.4万亩,预计10月底完成全部收割,届时将为当地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文  安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