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025年“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乡村公园,实地探访这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创新实践,深入了解当地如何通过文旅融合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晏家坝村民委员会供片
晏家坝乡村公园地处成资渝发展主轴核心区域,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显著。园区总规划面积约1200亩,以“一个乡村社区、两条环线绿道、三大特色产业、四大田园社区”为空间格局,构建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融合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晏家坝乡村公园 供图 晏家坝村民委员会
漫步在园区,晏家坝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详细向媒体采访团讲解了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理念。“我们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乡村原貌。”张建平谈道。园区以原生态村落风貌为基础,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古宅建筑、非遗川剧等本土资源,打造兼具观赏性、体验性与参与性的田园式公共空间,重点修复并开放三崇堂、马家院子、张家牌坊、古渡口遗址等承载地方记忆的文化节点,生动呈现川中乡土建筑之美。同时,这些历史建筑被赋予新功能,成为文创展示、乡村展陈和游客休憩的复合空间。
晏家坝乡村公园 供图 晏家坝村民委员会
晏家坝乡村公园三崇堂 供图 晏家坝村民委员会
来到文创体验区,张建平介绍说:“园区创新引入非遗川剧、传统陶艺、乡村手工等文创体验项目,推动‘文化活化+现场参与’模式,让游客不仅能‘看得见乡愁’,更能‘摸得着记忆’。”通过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的有机结合。
园区还特别打造“太空种子科普基地”,配套开发学生研学项目,将农耕文化体验、太空农业知识普及、传统手工艺教学等内容深度融合,形成“农业+旅游+教育”的创新模式。这一特色项目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更为青少年提供了寓教于游的实践平台,助力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从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到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再到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晏家坝村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文 冯巧凤)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