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雁江:金色麦浪翻滚 千亩小麦丰收颗粒归仓
2025-05-22 14:40: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李萌

  5月19日,在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大溪村的稻麦轮作农田里,千亩连片小麦成熟。微风拂过,金色麦浪翻滚,种植户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收获季。

资阳雁江:金色麦浪翻滚 千亩小麦丰收颗粒归仓_fororder_图片-3

收割现场 供图 雁江区委宣传部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穿梭往来。它们所到之处,一排排麦秆被整齐地切割、脱粒,金黄的麦粒倾泻而下,装满了转运车。机械化收割的高效运作,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收割质量,还降低了粮食损耗,为小麦颗粒归仓提供了坚实保障。过去人工收割耗时费力,如今机械化作业让收割变得轻松快捷,这标志着当地农业生产方式正积极转变,农业现代化进程正稳步推进。

  “在老君镇,我们一共流转了2400亩土地,主要采用轮作模式种植小麦和水稻。目前,大溪村的1000余亩小麦已经进入收割季。”雁江区顺谷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罗焕焕介绍,他来自浙江台州,于2023年下半年来到老君镇流转土地进行粮食种植。

  当天,在收割现场,雁江区农业农村局还特别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科研院所相关专家组成高产检测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小麦产量进行实地检测。检测团队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田块,测量麦田面积,测定关键指标。

  “我们在这里选取了10亩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田块,通过对收割小麦的去除杂质、水分等指标进行测定,初步预计老君镇百亩攻关示范点的小麦产量在450公斤—500公斤,增幅达50%。”雁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庄娟介绍,该示范点种植的小麦品种为“川麦104”,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大溪村千亩小麦丰收,是种植户辛勤耕耘与农业科技助力的成果。近年来,雁江区积极推广优良品种,鼓励采用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保障农业生产。从播种时的科学选种、精准施肥,到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农技人员与种植户的心血与智慧。(文 朱涛 舒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