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初夏的阳光洒在资阳市安岳县合义乡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20余名工人弯腰劳作,覆膜、挖土、起垄、打孔、移栽……一株株嫩绿的石菖蒲苗被稳稳植入垄间。这片占地近百亩的种植基地是安岳县首个石菖蒲规模化种植基地。中药材产业正悄然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工人在基地劳作 摄影 潘政吉
“大家加把劲,这批苗子种下去,以后见大效益。”基地业主蒋道红卷起裤腿穿梭在田垄间,一边指导工人,一边介绍,“现在每天雇20多名村民,每人日薪70元,活不重,离家近,关键是还能带着村民学种植技术。”
蒋道红蹲下身,轻轻抚过一株石菖蒲幼苗,汗水顺着脸颊滴进新翻的泥土。“石菖蒲看似普通,实则浑身是宝,是名副其实的‘金草’。”蒋道红说。石菖蒲市场价值高,2年至3年就能采收,预计亩产干货1吨,市场价值六七万元,收益比传统作物高出几倍。
2025年4月,在大(足)安(岳)合作园区的平台优势下,作为园区中药材产业协会副会长的蒋道红,带着团队到重庆市大足区,向同为园区中药材产业协会秘书长的王弟刚取经学习,欲将石菖蒲种植技术引进安岳。两人一拍即合。蒋道红提供土地、人工和肥料。王弟刚负责技术指导、种苗供应和销售渠道。这种“土地+技术”的跨省协作模式让石菖蒲在川渝交界处扎下了根。
蒋道红说:“合义乡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我们计划下半年再扩种200亩,让更多村民学习石菖蒲种植,搭上产业‘致富车’;同时,依托中药材初加工厂建设,延伸本地产业链,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让‘小草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引擎’。”(文 潘政吉 周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