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会倒计时86天 成都街头掀起新潮运动风
2025-05-13 09:29:30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冯巧凤责编:冯巧凤

世运会倒计时86天 成都街头掀起新潮运动风

成都世运氛围日渐浓厚

世运会倒计时86天 成都街头掀起新潮运动风

成都茶店子小学的孩子们体验腰旗橄榄球

世运会倒计时86天 成都街头掀起新潮运动风

成都市民在社区体验世运项目

  走在成都街头巷尾,能够明显感受到不断升温的运动热潮。被称作“移动体操”的世运项目跑酷,在成都校园生出星火之势,小学生们以不俗的运动能力,穿越各路障碍。立交桥下的运动公园、社区“金边银角”活动空间,有市民体验匹克球、板式网球等新潮运动的身影。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8月17日在成都举行,这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目前已进入倒计时86天的关口。以赛为媒,拥抱全球,成都各项筹备工作正全力冲刺。

  建在公园里的世运赛场

  观众将留下独特的“成都记忆”

  成都世运会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5个小项。本着“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本次成都世运会没有新建场馆,而是统筹利用现有设施配置了27处竞赛场馆(场地),其中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改造提升、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作为在“公园城市”举办的世界级运动会,成都在世运会场地建设方面有哪些亮点?

  在成都新都区,集运动与休闲为一体的舒悦公园在4月亮相,这是世运会速度轮滑公路赛的比赛场地,也是成都全市目前唯一一座具备该项功能的城市公园。

  一座飘逸现代的运动馆融于绿荫,这是西南地区首个专业级轮滑室内场馆——成都国际轮滑运动中心。整个场馆占地1.6万平方米,侧面线条犹如流动的飘带,内部长200米、宽6米的灰蓝色赛道环绕全场,红黄蓝三色座椅与赛道相映成趣。

  以“轻氧舒压”为主题,舒悦公园串联起速度轮滑、羽毛球、篮球等多种运动项目的城市共享空间,面积将近7万平方米。其中,速度轮滑赛道环线总长467.9米,直线段总长163.75米,宽度8.3米,世运会比赛期间将设活动席位约620座。

  在成都世运会天府新区赛区,共设有3个竞赛场馆(场地),将举办龙舟、皮划艇马拉松、跑酷、铁人两项、沙滩手球、沙滩荷球、浮士德球、攀岩(速度)等项目的比赛。

  “这3个竞赛场馆(场地)全部是依托于户外公园、公开水域进行新建搭设,并有在草地、沙滩等自然场地上进行的比赛。根据这样的特点,设计充分考虑成都‘公园城市’理念与体育赛事的精彩呈现相结合,给比赛观众最大化的视觉美感享受。”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所属市建筑院项目负责人范臻说。

  记者了解到,兴隆湖沙滩赛场位于兴隆湖北岸,充分考量方位、高差、朝向等因素,形成最终方案,让观众在观看精彩赛事的同时,目之所及又能欣赏到湖景、沙滩、景观台阶和城市天际线等不同层次的景象,实现了体育赛事与公园城市有机结合的精彩呈现。本届世运会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沙滩荷球比赛,将在该赛场举行。沙滩荷球一直以其独特的男女同场竞技形式成为世界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荷球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扬·弗朗索博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兴隆湖景色优美怡人,未来将同时作为沙滩荷球和沙滩手球两个项目的比赛场地,不仅是一处极佳的沙滩运动场所,也将成为成都世运会的一个重要赛场。”

  浓浓中国风扑面而来

  这些项目在成都首进世运会

  无论是项目设置,还是参赛规模,成都世运会都将创新高,包括武术、龙舟在内的多个项目首次“进入”世运会正式比赛序列,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

  武术是中华文化瑰宝。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狩猎、采集和防御野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拳打、脚踢、跳跃、翻滚等基础攻防动作,并结合木石武器,产生了武术的雏形。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器的出现,推动武术器械的专业化,并催生了竞技比赛,及至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武术更加盛行。

  在2009年世运会上,武术作为邀请项目首次亮相,2013年及2022年两度受邀参加世运会。2021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为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正式会员,为武术成功“入世”打下了良好基础。2023年5月,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公布2025年成都世运会比赛项目,武术成功入选。据悉,2025年成都世运会武术首次进入世运会正赛序列,分套路和散打两个分项。每个分项按照男女分别设有6个小项,共计12个小项,共有102名运动员参赛。

  中国观众熟悉的水上项目——龙舟,将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2025年成都世运会,赛程为期两天,共有12支队伍144名运动员参赛。该项目分为8人座龙舟和10人座龙舟,每支队伍有舵手、鼓手和划手。舵手掌控前进方向,鼓手通过击鼓控制划桨节奏,划手按节奏同步划桨,推动舟船前进。世运会龙舟比赛场地赛道共6条,每条赛道长500米,宽至少9米,水深2米。

  除此之外,成都世运会还有一些新奇好玩的水上项目。脚踩“风火轮”的水上运动——滑水,是一项结合速度、技巧与平衡的水上运动。滑水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作为一项表演项目亮相,并于1981年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借助摩托艇的牵引,参与者脚踏滑水板,在水面滑行,做出各种翻转、跳跃等动作。按动力来源与形式,滑水运动又分尾波滑水、尾波冲浪、索道滑水。成都世运会滑水项目即为上述3个分项,赛程为期3天,参赛运动员共88名,男女各44名。在麓湖、三岔湖等场地,市民也可以体验滑水的乐趣。

  成都世运会摩托艇项目下设动力冲浪板1个分项,这是该项目首次登上世运舞台。动力冲浪板运动起源于捷克,是一项结合冲浪、滑雪等项目特点的水上竞速类运动,于2014年被引入中国。比赛时,运动员将使用燃油冲浪板,按照由浮标设置的赛道及行进方向,在接近200米×200米的开放水域进行比赛,耗时最短者获胜。比赛将举行男子单人、女子单人、团体3个小项的比赛,赛程为期3天,共有48名选手参赛。在成都兴隆湖、麓客岛、成都西湖公园以及成都海泉湾等地,市民可体验动力冲浪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图据成都世运会组委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