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好朋友”增至244个 开放成都“蓉”通全球
2025-04-22 09:21:23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全球“好朋友”增至244个 开放成都“蓉”通全球

4月16日,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开幕式上,12项友好合作协议集中签署。蒋君芳 摄

全球“好朋友”增至244个 开放成都“蓉”通全球

国际友城嘉宾参观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图据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和投促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全球“好朋友”增至244个 开放成都“蓉”通全球

国际友城嘉宾在新川之心机器人公园参观。朱虹 摄

  4月16日,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开幕。大会以“携手合作,共享共赢”为主题,来自全球29个国家的39个友好代表团参加,共同探讨国际合作新路径,碰撞对外交流与合作新火花。

  从集中签署友好合作协议12项,到成都国际友城总数再扩容,从携“机会清单”组团出海,到用“真金白银”吸引优质企业落地,成都在开放之路上动作不断,机遇不断,正全力以赴构筑西部对外交往高地。

  新成果

  签署12项友好合作协议 成都国际友城增至244个

  这场国际友城之约在10年前就已定下——2016年起,成都已先后成功举办6次国际友城市长交流活动,城市全球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今年,成都市决定将原有的国际友城市长交流活动升级为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推动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扩能升级。

  在4月16日举行的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友好合作倡议》(以下简称《倡议》),重点聚焦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人文交流和友城合作5个方面,描绘了成都将如何与全球友城同心聚力、深化友谊,开创合作共赢新篇章。

  据了解,《倡议》集中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12项,包括新结友城、商务合作、教育合作、金融合作、医疗卫生、生态文明、法律服务、物流合作、国别园区等类别。例如,《倡议》提出,在共育创新发展动能上,将拓展贸易、投资、文化、旅游等传统领域合作深度,探索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模式,支持青年学者、工程师、企业家交流,加速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

  在共探绿色发展路径方面,将畅通政策对话和沟通渠道,推动近零能耗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机制对接与规则衔接,加强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制造和能源技术装备等领域合作;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低碳转型、生态系统碳汇巩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领域开展解决方案推广和经验共享,共同推动绿色发展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的“国际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容。作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自1981年与法国蒙彼利埃市缔结友好城市以来,成都的国际友城数量不断刷新。大会当天,成都市与英国曼彻斯特,都江堰市与匈牙利多瑙凯西市、尼泊尔泽里果德市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至此,成都的“国际朋友圈”增至244座城市,全市友城总数占全省比重超四成。

  走出去

  蓉企携“机会清单”组团出海 开展推介活动释放合作机遇

  以此次大会为平台,成都以多元维度向世界传递开放合作的强音。4月16日下午,在成都规划馆举行的主题推介会上,成都市5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成都产业园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科技国际合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文旅产业等进行推介。成都的产业实力、创新生态、消费活力及文旅魅力,引发与会嘉宾高度关注。

  “希望与成都不仅是友好关系,更能在交通、教育、经贸等领域有实质性关系。”马来西亚槟城州行政议员黄汉伟特别提到一个重要的合作进展,就在4月30日,川航将开通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槟城国际机场的直飞航线,首航恰逢“五一”假期,在他看来,这将为两座城市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经贸、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实际上,“走出去”已成为成都扩大开放的常态化举措。4月21日至25日,由成都市商务局主办的2025成都对日开放合作系列活动分别在日本大阪、东京落地举办,推介主题涵盖文创、大健康、制造及贸易等多个领域。5天行程中,37家蓉企将携“机会清单”组团出海。据悉,系列活动由中日地方贸易合作交流洽谈会(大阪)、2025成都对日开放合作经贸对接会(东京)和多场企业精准对接活动组成,每个环节都指向产业链深度耦合,旨在通过企业参访、实地对接、园区巡展等方式,促进“蓉品”出海和企业走出去,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出口,进一步推动成都与日本的开放合作。

  去年9月,成都在日本举办文创产业、氢能与生态环保、进口贸易和跨境电商等多领域的专题推介活动,释放了一系列合作机遇。去年10月,成都市商务局还组织了“日本企业成都行”活动,邀请70余家日本机构和知名企业100余人来蓉回访,实地考察成都10个园区、19家企业,并举办健康及社会服务、文创、绿色低碳领域三场推介会,发布20余项合作机会清单,持续拓宽互利共赢合作维度。

  引进来

  “真金白银”吸引企业落地成都 每年最高奖励1000万元

  如何吸引优质外企落地成都?成都出台系列政策,拿出“真金白银”予以奖励。

  4月15日,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举行。会上对《成都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成都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等系列政策“大礼包”进行解读。

  据了解,《办法》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推进成都高水平对外开放。成都创新提出“设立奖励”,对总部在境外的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等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给予每年最高1000万元奖励,有力促进具有核心技术和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落地。

  投资方面,成都创新提出投资奖励,对年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高技术研发中心,给予每年最高1000万元奖励。研发方面,优化提升了原国际性研发机构研发资助政策,择优给予200万元一次性研发资助,切实支持开展研发活动。

  此外,《措施》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6个方面入手提出20条举措,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为外商投资企业来蓉投资带来新机遇。

  其中,在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方面,成都将推动成立区域伦理委员会、药物/器械临床试验(GCP)联盟等平台,更好地服务在蓉外商投资企业开展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优化创新药物和技术的临床研究环境,推动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在境内开展境外已上市细胞和基因治疗药品临床试验及创新技术推广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措施》提到,提升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窗式”办理时效,实现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接件取证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符合条件的外方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入境后,可换发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居留证或停留期不超过180日的多次签证。

  “《措施》对巩固外资在蓉发展信心、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商投资企业来蓉投资带来新的机遇,助力营造成都市开放创新体系,提升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水平。(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