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从“打鸟”窥见绿色好生态
2025-04-18 17:40:4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雯涵责编:冯巧凤

  “这好像是戴胜鸟,我找了好久,终于在这里遇到了。”4月18日上午,摄影爱好者吴汶丞来到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白节镇、泸州长江湿地公园等地拍鸟。

泸州纳溪:从“打鸟”窥见绿色好生态_fororder_图为夜鹭。--魏箐-摄

夜鹭 摄影 魏箐

  近日,各地掀起一阵“打鸟”热,泸州纳溪区也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手拿“长枪短炮”到处拍鸟。这反映了泸州纳溪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才能让小鸟“安家”纳溪。

泸州纳溪:从“打鸟”窥见绿色好生态

戴胜鸟 摄影 吴汶丞

  此时正值候鸟迁徙高峰,吴汶丞蹲守拍摄迁来的新鸟种。在他的镜头下,有翩翩起舞的夜鹭,有在枝头停歇的白鹭……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一个独特的生命故事。“因为之前听说这个地方有很多珍稀鸟类,有白鹭、池鹭、苍鹭,我就准备来拍摄鸟类照片,回去跟大家分享。”吴汶丞说。

泸州纳溪:从“打鸟”窥见绿色好生态_fororder_图为白露。--魏箐-摄

白露 摄影 魏箐

  “打鸟”并非将鸟打下来,而是利用手里的相机拍摄鸟类休息或飞翔的状态,由于相机镜头焦段长,看起来像“大炮”,故取名“打鸟”。近年来,泸州纳溪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或迁徙停留,成为反映纳溪生态向好的生动例证,有生态之美,才有生物之趣。

  “近年来,纳溪的生态覆盖率达到57%,已知观察到的鸟类约有251种,已知的品种有苍鹭、白鹭、画眉等一系列国家重点鸟类。”泸州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负责人郭茂楠表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纳溪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对生物的多样性和野生鸟类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文 明魏箐 刘吉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