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的聚光灯下,成都与英国曼彻斯特,成都都江堰市与匈牙利多瑙凯西市、尼泊尔泽里果德市正式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至此,成都友城总数增至244个。成都与全球友城的交往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锦绣长卷,在全球版图上勾勒出蓉城与世界相拥的璀璨轨迹。
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现场 供图 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组委会
成都的开放成果不仅惠及成都市民,更让地球村民的日常在此共鸣。成都这座内陆城市正以跨越山海的烟火温度,串联起不同时区人群共享机遇的生活图景。成都也正与各友城一道,积极响应此次大会主题,“携手合作,共享共赢”,合力打造更具韧性的城市命运共同体。
中欧班列 供图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友城基因:跨越数千年的开放密码
从南方丝绸之路的驼铃悠悠到中欧班列的汽笛嘹亮,从邛酒川茶蜀锦蜀绣远销海外到琳琅满目的全球商品摆满成都的商超货架,自古以来,成都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
今朝,成都正以更从容的姿态,将友城智慧织就21世纪的新蜀锦。
钢铁动脉纵横欧亚。装载着国产新能源车的成都中欧班列,载着中国智造的蔚蓝光芒,自成都国际铁路港鸣笛启程,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至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换装后,换乘轮渡辗转里海的粼粼波光后,到达阿里亚特港,然后铁路运抵阿塞拜疆巴库,最后以公路运抵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而在双流二手车出口基地,仅2024年,便有6000辆汽车经“成都-塔什干”班列驶入中亚。
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辐射境外116个城市,境内联通超30个城市。成都与友城间的纽带因商贸往来共振愈发紧密。
自1981年与法国蒙彼利埃市建立首个友城关系以来,通过40多年的深化交流、务实合作,成都与友城一道,共同编织起了互利共赢的经贸网,搭建起了相知相亲的连心桥。
成都开放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际友城和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2024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5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7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外贸进出口总额、领事机构数量均居中国中西部城市第1位。今天的成都,不仅是一座安逸巴适的省会城市,更是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
中国—欧洲中心 供图 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宣传处
友城温度:城市里的全球叙事
当罗马尼亚面包的黄油香气撞上成都锅盔的花椒麻香,比利时火腿与成都的麻辣基因碰撞出火花,意大利披萨与成都火锅灵魂共舞,在位于东郊记忆的“欧洲风情街”中,市民手持“打卡护照”穿梭于27国展台,打卡盖章。市民集章兑换的不仅是文创礼品,更是一张张成都递向世界的邀请函。
“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活动精彩纷呈 供图 成都市委外事办
艺术展、音乐会、戏剧演出、电影周……“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这场覆盖欧盟27国的文明盛宴,恰似成都递向世界的请柬:以友城为桥,共赴星辰大海。
这种“国际大牌接地气,本土元素显高级”的化学反应,恰是成都对外开放的深层逻辑——不追求宏大叙事,更在乎每个市民触手可及的获得感。
更细腻的互动藏在城市褶皱中。东部新区离境退税服务中心内,一名外国游客5分钟内完成扫码退税,随即用退税金购入蜀绣丝巾。
2024年,成都航空口岸入境外国人超57万人次。这些流动的友城使者用消费投票,让城市国际影响力悄然攀升。这座城市的开放密码不只在恢弘的吞吐量里,而在让每个友城故事都能生根发芽的人文土壤中。
成都铁路口岸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 供图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友城算法:破解开放的多元方程
当全球部分城市受困于模仿西方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成都以创新创造为引擎,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以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为例,截至2024年,该区域累计形成740余项改革案例,其中10项被国家复制推广,97项全省复制推广。
成都自贸试验区探索“关地协同”监管模式创新,制定成都市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出入境“白名单”管理规程、专家库管理办法等,实现物品进境、运输、存储、使用、废物处置等各环节的监管,有效统筹产业发展和安全监管关系,使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得来、通得快、管得住。
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出境通关时间,从3个月—6个月缩短到20天,最快2天。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全国跨关区联合风评”“预风评”等模式,让科伦博泰、欧林生物等企业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这些源自友城需求的政策突破,正升华为可复制的创新范本。
从大慈寺的铜钟声震到空客A330的引擎轰鸣,从杜甫草堂的诗句唱和到欧洲文化季的数字交响,成都用数千年文明积淀证明,真正的友城之道不是刻意追求“你中有我”,而是自然成就“我本有你”。或许,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给予世界的成都注解。(文 李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