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林下种植中药材 拓宽群众增收路
2025-04-11 14:39:1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泸州市纳溪区现有森林面积11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达57.2%。近年来,泸州纳溪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动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走出一条“绿林生金”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

  4月8日,在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古楼村千亩林下种植基地,在漫山的竹林下,草珊瑚簇簇丛丛,长势喜人。

  “古楼村的竹林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85%,经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局工作人员勘测,古楼村的林地适合种植草珊瑚。我们果断将1000亩林地用于规模化种植药材。”古楼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大彬说。受地理位置影响,过去的古楼村生产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了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古楼村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

  “草珊瑚是一种多年生长中草药,喜阴凉环境,种植方式独特,不需要砍伐竹林,也不用过多的养护,头年种,次年收,一次收割后,保留根茎,次年还能继续生长,种植一次,可采收15年以上。”王大彬说。古楼村通过“农户+村集体+企业”的订单化种植模式,由村集体公司向农户免费提供幼苗,草珊瑚果实成熟后,由村集体公司统一收购,出售给企业,保障了农户的收益。

  “在管护好林地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既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又拓宽了生态产业发展渠道。”泸州市纳溪区林业和竹业局副局长程亮说。古楼村千亩林下种植基地的种植模式,是泸州纳溪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当前,泸州纳溪区正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围绕林下种植草珊瑚、黄精、茯苓和林下养殖等产业全面发力,实现在生态保护中谋发展的绿色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文 高银松 王春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