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天气阴沉,阳光始终未穿透厚厚的云层。距离刘应强在绵阳市见义勇为不幸牺牲已过去5天,他的老家中江县黄鹿镇群力村,仍被悲伤气氛笼罩。
沿着黄鹿水库大坝下方的乡间小道,一路驱车,绕了几个弯,视野变得开阔,一条笔直的小路出现在眼前,路那端,背临群力水库大坝、面朝油菜花田的小平层,便是刘应强的家。
房屋装修朴实无华,院外的油菜花花期将尽,仿若沉浸于逝者的告别。家中陆续有人上门吊唁,堂屋外的桌子上端放着刘应强的黑白遗像,充满正义的神情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记忆。
时间回溯到3月27日的凌晨,在绵阳干着外卖员工作的刘应强在送餐途中遇到一男子跳河,他毫不犹豫跳水救人。经过一番努力,男子被合力救起,刘应强却因体力透支溺水,再也没能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4岁。
刘应强位于中江县黄鹿镇群力村的家。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技多不压身”是他的家庭之责
“不怕苦不怕累,啥活都干。”刘应强的母亲李术方字里行间全是对儿子的心疼,父亲刘加松坐在一旁不语,只是低头一味地叹息,手中的烟蒂燃尽也不曾在意。老来失子让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悲痛万分,眼眶里的泪水止不住地打转。“应强这娃娃很懂事。”见此情形,刘应强的姨妈李隆贵从堂屋走了出来,一边安抚着老两口,一边讲述起了刘应强的经历。
刘应强家条件不好,但一家人踏实肯干,日子倒也过得安稳。“应强当年在中江县城读职高,爸妈都在西藏打工,平时住校,一到周末就是我在照顾他。”李隆贵说,刘应强话不多,但眼里有活,总是尽可能多地帮家里干活。职高毕业后,他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便也跟随父母的脚步前往西藏,学技术出身让他不论在什么领域都有很高的领悟力和执行力,在西藏的近20年间,干过水电工、打过钢筋、扛过水泥、干过销售、开过铲车……从充满朝气的少年郎到满是茧与伤的中年,为了赡养父母、照顾孩子、帮衬残疾的大哥,刘应强责任在肩,始终一步一脚印,努力让全家的生活变得更好。
2018年,刘应强想着父母的年纪大了又体弱多病,儿子正上小学,于是离开了拼搏多年的西藏返回家乡。平日里,周边哪个工地上需要用人,他就去工地上干活,其他时间就跑跑外卖。“他没有闲下来过。”刘应强的大哥刘辉在他出事后便一直忙上忙下料理后事,尽管兄弟俩不常见面,但对自己这个老实本分的弟弟,刘辉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这个家他尽心尽力。”
刘应强一家如今所居住的房子,是6年前修建的,距离老房不远,但风光很好,交通也便利。“他平时省吃俭用,拿了十多万回来修房子,就是想让一家人住上新房。”李术方说完,抹了抹眼泪。
刘应强家外的油菜花田。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浓浓家乡情”是他的大爱之心
这几天,除了自家人,帮着刘应强家忙上忙下的还有村干部和一些邻居,大家对他的突然离世感到遗憾与惋惜。“老实本分”“为人和善”“喜欢帮忙”……透过大家的评价,刘应强的人物形象再次变得立体。“我们收秧的时候,刘应强会主动来帮忙。”邻居唐明万回忆到,大家有时候做完农活,会在刘应强家的院坝里休息,他会非常热情地拿板凳、倒水。
“平时看到村里的老人挑不动、背不起,他都会帮忙。”李术方说完,又止不住流泪,“给他说了很多次,帮人要量力而行,他从来不往心里记,这次救人本来是好事,却把命都搭了上去!”说完,周遭变得安静,只听见断断续续的抽泣声,大家不知如何安慰,只能在一旁无声陪伴着这一家人。刘加松又点燃一支烟,接过妻子的话茬,开口讲述起儿子的好心肠,“不论在工地,还是送外卖,他经常帮助工友、同事,好几次遇到危险他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回家都是笑嘻嘻的。”
据刘加松回忆,2008年汶川地震后,还在西藏打工的刘应强中途回来过一趟,但没给家里人说便又急匆匆地赶回西藏干活,后在家人的反复追问下才得知,他是特意回来看看家乡的受灾情况,并主动捐了款。“我们没有怪过他,在外打工本就不易,能时刻记挂家乡、奉献爱心,作为父母很欣慰。”刘加松说,这么多年,但凡刘应强得知哪里遭了灾或是身边人有难,他都会力所能及地予以捐助。
刘加松带着刘晨瑞在田间劳作。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长大要当兵”是他的精神传承
下午4点,天依旧阴沉沉的,刮起了风,田间的油菜花晃悠悠个不停。
“小瑞,快过来。”在李术方的呼唤下,我们见到了刘应强的儿子刘晨瑞。这个14岁的男孩,目前在黄鹿镇读初中,瘦瘦的,像父亲一样话不多,过来后只是静静地坐着,见爷爷奶奶情绪悲恸,还会不时地用手轻拍爷爷奶奶肩膀给予安慰。
“爸爸很勇敢。”这是刘晨瑞对父亲简短却有力的评价,“爸爸经常教我要勤劳本分、乐于助人,我一直将他视作我的榜样。”当被问及今后的理想,刘晨瑞脱口而出“长大要当兵”,男孩眼中的坚定,令在场人的动容。或许,是父亲的英雄事迹触动了他,亦或是长久以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坚定了他敢拼搏、讲奉献的精神品质,一句“长大要当兵”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更是对父亲精神品质的传承。
下午5点,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给群力村蒙上了一层金色。
刘应强照片。受访者供图
逝者已逝,唯有宽慰。刘应强牺牲后,绵阳市游仙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了见义勇为申报程序,家乡中江县黄鹿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刘应强所属的外卖平台也送去慰问金并授予其“侠义蓝骑士”称号……
中江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红色热土上孕育了一代代英雄儿女。刘应强纵身一跳、舍身救人,用实际行动践行黄继光英雄精神,他的壮举也必将成为英雄故乡广为传颂的佳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