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双城记” “川渝造”“川渝建”晒出2024年成绩单
2025-03-25 09:15:0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超责编:冯巧凤

  3月24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719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为30.3%,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2024年,川渝两省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川渝一盘棋,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统计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共唱“双城记”5年来,川渝两地的产业合作越来越频繁,产业协同发展正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亮点。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出自川渝;全国每7台汽车中有1台产自川渝、超过五分之一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

  如今,两省市装备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超4100家,企业间协同作战,推动整个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2024年,“川渝造”氢能重卡昂首迈入商用阶段,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跃上新台阶。

  两省市还瞄准新赛道、新领域加强协作,共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核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2024年12月,重庆梁平至四川达州、绵阳北川的川渝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以及“重庆至广安”红色旅游低空线路开通。

  工业经济回升向好。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此外,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8%、9.8%。

  有效内需持续扩大。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1.6%、15.6%。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等川渝大通道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加速落地……随着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成都市双核联动联建持续深入,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建设等领域投资建设明显提速,项目进度不断加快。2024年,成渝共建重点项目300个,比上年增加52个;完成投资5200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22%。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其中,网上零售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竞相发展,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8%。

  城乡经济融合推动有力。2024年重庆、四川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713元、34325元,均比上年增长5.6%;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持续缩小,重庆、四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2.24、2.22,均比上年下降0.04。(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