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次出台营商环境评价管理办法
2025-03-12 09:22:2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杨雯涵责编:冯巧凤

  省营商环境评价对象为21个市(州),同时可根据工作需要,拓展选取县(市、区)及新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进行评价

  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将不作排名,只分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各等次比例会根据每年度评价整体结果划分。评价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除了编制营商环境评价总报告,还将推出市(州)分册、指标分册、外资企业专册,包括具有前瞻性、可操作的建议,为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提供参考

  日前,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管理办法》(简称《评价管理办法》),旨在充分发挥评价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导和督促作用,提升营商环境水平。这是四川连续6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以来,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过去,评价工作的标准和规则更多依赖政策指引。现在通过《评价管理办法》,使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优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四川首次从制度层面明确营商环境评价的职责分工和实施流程,确保评价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管理办法》共七章30条,包括总则、程序及内容、评价方法、结果运用、评价管理、实施保障、附则,明确省营商环境评价对象为21个市(州),同时可根据工作需要,拓展选取县(市、区)及新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进行评价。

  一大特点是突出评价管理。其中,“辅导+评价”的形式,有别于其他省份。“辅助地方参与评价,给地方培训,找准地方短板弱项,将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该相关负责人说,《评价管理办法》明确,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将不作排名,只分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各等次比例会根据每年度评价整体结果划分。评价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还有一大特点是结果运用,评价结果输出将实现全覆盖。《评价管理办法》第十八、十九、二十条等内容,从问题反馈、案例推广、政策参考等方面对评价结果的具体运用作出规范。其中表明,省营商环境评价将点对点反馈市(州)营商环境牵头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从具体操作来说,除了编制营商环境评价总报告,还将推出市(州)分册、指标分册、外资企业专册,包括具有前瞻性、可操作的建议,为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提供参考。

  在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省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刘凤看来,四川从2018年开始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经历了从“照搬跟学”到“特色融入”,再到“全面创新”。随着评价工作的推进,简单借鉴世界银行和国家评价体系的做法在部分地区“水土不服”,精准反映四川本地企业的实际经营体验、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优秀、良好、一般的具体评价指标等操作细则目前还在制定中。(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