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年底投运
2025-02-13 09:08:19来源:四川日报编辑:杨雯涵责编:冯巧凤

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年底投运

航拍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 川投(泸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供图

  项目介绍  

  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是纳入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推进项目。项目规划建设2台700MW等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配置2台燃气轮机、2台余热锅炉、2台凝汽式蒸汽轮机、2台发电机及余热锅炉烟气脱硝等配套设施,总投资35亿元,计划2025年底两台机组实现双机投运。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约35亿千瓦时,年产值约14亿元,将明显改善四川省电网结构,提高四川及泸州电网调峰能力。

  现场探访  

  2月12日,记者从泸州主城区驾车30多公里,来到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的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现场。从航拍照片看到,项目的机组主厂房和余热锅炉区、辅助区、附属设施区三大核心区域已建成。  

  “曾经凌乱的堆料场,如今被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代替。目前,工程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高峰期。”川投(泸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李阳给记者递来安全帽,“要抢抓进度,更要安全施工。”  

  跟随李阳,刷脸进场,机组主厂房和余热锅炉区施工最是繁忙。  

  厂房外,管线埋设、挖掘机平土等土建作业交叉进行。“土建作业施工最先进场,最后撤场,现在负责项目的管网埋设、道路铺装。”土建作业现场负责人张天全,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就带100多名工人回到工地复工。  

  厂房内,水汽管道焊接、电缆布放接线、设备安装调试散而不乱、忙中有序。1号机组电热专业现场执行经理马正安带着调试人员跑上跑下、忙个不停。“设备安装到哪,调试就跟到哪。”马正安介绍,紧扣4月底1号机组投运目标,为抢时间、抓进度,各区域同步施工、全面推进,将安装、接线、单体调试等工序有效整合并联,为后续的系统调试和整体调试节约更多时间。  

  采访中,催促调试设备的电话响个不停,马正安留下一句“不好意思”又跑进厂房里。  

  “这么忙,为的是确保下一个里程碑节点按期完成。”李阳拿出手机,翻出名为“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里程碑计划”的文档:2023年7月,项目开工;2023年12月30日,1号机组锅炉钢架开始吊装;2024年6月30日,主厂房屋顶网架封闭止水;2024年12月30日,循环水通水。文档上,20余项重要建设节点一目了然。  

  “下一个里程碑节点是:2025年2月20日,天然气具备进气条件。”李阳指着手机屏幕说,目前已完成17项里程碑节点。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两台机组将于今年4月和12月先后投运。为此,项目在开工前就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节点任务,称之为“里程碑计划”,旨在通过建立里程碑和检验各个里程碑的到达情况,控制项目工作的进展和保证实现总目标。  

  “在具体建设中,项目工程还实施模块化管理,分区包片推进。”跟随李阳的脚步,记者探访项目辅助区、附属设施区等区域。各项扫尾施工和装饰装修,正有序进行。500余名工人奋战在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加班加点为今年底实现全面投运目标全力冲刺。  

  据了解,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是泸州首个以天然气为燃料进行发电的重型燃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约35亿千瓦时,年产值约14亿元。  

  “项目建成投运后,对四川及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川投(泸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将满足四川及泸州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改善四川省电网结构,提高四川及泸州电网调峰能力;有利于实现泸州页岩气资源的就地转化,促进四川省及川南地区清洁能源发展,助力四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未来期许  

  江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宇:我们成立了项目要素保障专班,定人定岗定期服务,保障项目推进。项目建成后,江北镇可孵化、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江北镇金钩村村民黄学伦:我目前在发电厂里从事施工建设,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相信发电厂建成以后,能给我们本地老百姓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