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记者 杨雯涵 实习生 张志远):10月12日上午,《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围绕《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创新进行了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张志远
在强化空间底线管控,优化公园城市空间格局方面,《规划》科学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规划》明确到2035年,成都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3.9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416.64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96.61平方千米;划定城镇开发边界2361.20平方千米。同时,《规划》划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区域、洪涝风险控制线、通风廊道、历史文化保护线和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线;提出保护“一带十五园百片”的耕地利用格局,实施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守护“两山、两网、三环”的生态格局,建立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超过5000米海拔高差形成的多元自然地貌和生物多样性。
在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方面,《规划》全域统筹“三中心一基地”(“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空间布局,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竞争力。
在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方面,《规划》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立蓝绿交融的全域公园体系和三级绿道网络,创新“公园+”布局模式,城市居民可就地就近享受优质生态资源,让城市更加美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统筹布局重大公共服务及功能型设施,强化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空间供给,构建15分钟生活圈,让城市更加温暖。
会上,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董建华就本轮《规划》如何体现公园城市特色,并对未来的安排部署进行了介绍。
宏观层面形成“公园化格局”。《规划》着力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以水网、绿道和生态廊道串联全域公园,形成绿色生态基底,以1275平方千米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心,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使城市成为“大公园”;同时着力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通过187平方千米的环城生态区、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田园生态区、两级通风廊道以及条形公园引绿入城,在龙泉山东西侧分别形成带状、扇叶状组团化空间形态。
中观层面创新“公园+”布局。《规划》坚持绿色生态是最优质资产、生态产品供给是最普惠民生的理念,创新“公园+”布局模式,依托城市绿色公共空间集聚城市服务功能,营造“公园+”开放舒适的生活街区、“公园+”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公园+”富含活力的工作场所等,让城市居民就地就近享受优质的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价值利用最大化。
微观层面营造公园式场景。《规划》突显公园城市的生态、美学、人文、经济、生活、社会价值,通过营造多元空间场景,形成可进入、可参与、可感知、可阅读、可欣赏、可消费的高品质空间体验。如推动街道空间从道路红线设计向沿街U型空间一体化设计转变,开放沿街建筑退距空间,促进人情味和街坊感回归,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街区空间场景;推动河道滨水空间“车退人进”,促进滨水空间生态价值转化,引导公共功能结合滨水空间布局,营造水润天府的滨水空间场景。
董建华表示,通过本轮《规划》的实施,成都将更好发挥引领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担当好“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持续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城市名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