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强阿坝州南部旅游重要节点,四姑娘山镇全力打造“户外天堂” 一座高原小镇的“新”与“变”
游客在四姑娘山星空下露营。 扎西 摄
游客在户外协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展户外活动。扎西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攀 阿坝观察 王鑫
8月24日,国道350线小金县四姑娘山镇车流不息。而在位于猫鼻梁的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隧道施工现场,专门为巴朗山隧道定制设计的一台双护盾TBM“蜀畅二号”正全力发动,加速轨道交通建设。
四姑娘山被视为“阿坝州南部旅游的重要节点”和“川西小环线上的明珠”。当下,理小路通车(理县至小金县),卓小路(卓克基至小金县)、小丹路(小金县至丹巴县)提升改造完成,一条旅游小环线串联四姑娘山镇与周边县市,助力当地旅游业加快发展。
作为国内首个落地建设的山地轨道交通项目以及全国首个山地户外5A景区所在地,四姑娘山镇未来将迎来更多国内外游客,如何让这座小镇更具“国际范”?近日,记者走进四姑娘山镇,探访这座户外小镇的“新”与“变”。
重规划
项目投资超百亿元
“为打造具有‘国际范’的小镇,我们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全镇进行了规划。”8月24日,小金县委副书记、四姑娘山镇党委书记周磊介绍,规划前后进行了10余次修改,形成现在的基本方案。
根据规划,四姑娘山镇将以“一廊、两核、八组团”为核心的思路来打造国际旅游。一廊是指沃日河滨水景观廊道,形成可观可游的山谷廊道;两核是指四姑娘山镇小镇服务核心和沙坝村旅游服务核心;八组团是指国际山地文化交往组团、和美乡村建设示范组团、政务综合服务组团、TOD站镇融合组团、生态精品观山度假组团、国际商业和嘉绒文化新场景组团、国际山地户外体验组团、星空观山门户组团。
规划落地也有强有力的支撑。“四姑娘山国际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总投资为107亿元,项目分为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类、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四类。”四姑娘山镇副镇长贾晓冬介绍,项目覆盖了四姑娘山镇、小金县城、日尔乡、达维镇、沃日镇、四姑娘山至丹巴界等地;包括G350线巴朗山至丹巴界段旅游化改造、四姑娘山首家AI全智能化高端酒店打造以及生态研学基地、雪山下民俗音乐广场、四姑娘山镇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等。
打造具有“国际范”的小镇,四姑娘山镇也不唱“独角戏”。目前,四姑娘山镇正全力构建小金县全域旅游片区党建联建,搭建一区5个乡镇党建联建平台,整合片区旅游资源,推动四姑娘山全域旅游高质高效发展,并依托该平台,串联起雅安市宝兴县、甘孜州丹巴县以及阿坝州理县、汶川县等环线上的旅游资源。
“我们还成立了四姑娘山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和四姑娘山住宿业协会,通过协会对全镇300余家民宿酒店和35家户外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周磊说,在此基础上,小金县还将以模块的方式把四姑娘山镇和县级相关部门统筹起来,把全镇旅游量比较多的区域、景区比较集中的区域划分为几个板块,集中各方力量进行管理,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保障游客权益。
拓业态
探索户外低空经济
“今天全镇共有204位游客参与户外活动,人数较往年同期上涨了30%。”8月24日,四姑娘山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常务副部长余强介绍,游客主要参与的户外活动有四姑娘山大峰、二峰、三峰的攀登以及长坪沟穿越毕棚沟。
四姑娘山景区距成都仅175公里,是离大都市最近且规模最大的雪山群,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多达85座,其中30多座有攀登记录可查询,也被称为“雪山的博物馆”。如今四姑娘山景区已构建了攀岩、攀冰、漂流、滑翔、科考、露营等方面的产业项目,整个山地户外项目覆盖各大类20余个分项100余个子项,成为全国首个山地户外5A景区,年接待国内外专业户外运动人员超过2万人次。
去年四姑娘山景区接待游客256万人次,首次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如何把这股“户外热”向景区外延伸,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山地户外”体验?
在周磊看来,首先是要高质量建设四姑娘山国际旅游目的地,这是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增就业、惠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户外特色是四姑娘山最大的底色、特色和资源禀赋,根据阿坝州委要求,重点突出户外特色,兼顾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特点。”周磊介绍,景区内是雪山、攀登、穿越天然业态,而集镇将通过打造VR 攀登幺妹峰等体验活动,利用双碉村户外资源发展低空经济等形式,不断拓展山地户外业态场景。
还要补齐四姑娘山镇旅游要素配套弱的短板。“目前我们正与三家五星级酒店企业进行入驻意向洽谈。”小金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局长马兴武介绍,不只五星级酒店,与之配套的商业集群也在规划中,“重点围绕吃、喝、玩、乐等旅游要素进行打造,招商引资估算总投资约4.9亿元。”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