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好“大”“小”地图 成都龙泉驿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2024-06-14 14:55:3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李萌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成都市龙泉驿区重点监测的31家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超6800万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销售和酒店住宿等文旅消费市场表现亮眼,增幅靠前。

绘好“大”“小”地图 成都龙泉驿消费市场持续火热_fororder_未标题-1

成都市龙泉驿区商业街区景观 供图 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

  让消费市场活起来、火起来,既要有破旧立新的魄力,也要有“腾笼换鸟”的智慧。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聚焦市场有效供应,推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积极引入新商业载体,构建特色消费场景,提升便民商业发展水平,创新消费模式,为市场注入源头活水。202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并成功申创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绘好“大”写意 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龙泉驿区立足“龙泉造”生产基地优势,聚焦销售环节,在引育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汽车4S店的基础上,持续引入红旗、奔驰、宝马、比亚迪等热门品牌汽车4S店,累计汇聚44家限上汽车零售企业,形成多点连片的全域汽车销售格局。

  2024年3月,省内首个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在成都龙泉驿开业,标志着小米汽车正式进入国内西南市场,随着小米、比亚迪、理想、蔚来等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正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购车的热门地区。

  商业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一个个特色商贸载体在龙泉驿落户,一批传统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新的地标性商圈在龙泉驿多点开花。

  目前,成都龙泉驿区商业总量逐年扩大,区内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共有6家,建筑总面积超76万平方米;引进上千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全国首店、全市首店、龙泉驿区首店,新增综合体面积和首店数量均为“十三五”以来的最高值。

  在成都经开区园区内,分布在成龙大道、车城西二路等主干道上的成都经开区孵化园、菁蓉·数字经济产业园等持续推出多项园区优惠政策,多种规格的办公场所被盘活,正带动商圈焕新升级,打造对外展示龙泉驿形象的又一窗口。

  截至目前,成都龙泉驿区共培育四川省绿色商场3座、成都市宠物友好商场2座、成都市甲级商务写字楼1栋、成都市专业特色楼宇8栋,楼宇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画出“小”确幸 市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成都龙泉驿最新的“消费地图”上,既有商业综合体林立、汽车全销售链完善的“大”格局,也有与市民日常息息相关的“小”确幸。成都龙泉驿区将菜市场和连锁便利店配套建设纳入民心工程项目,便民消费体系得到不断完善,90%的区域基本可实现步行10分钟至15分钟到达一个菜市场。更多生活性服务业的加速聚集,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针对社区商业发展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况,成都龙泉驿区还推动商业资源下沉,优化生活性服务业的功能布局。2023年,成都龙泉驿区“青台439”商业街区全新亮相,为广大市民提供集消费、休闲、互动社交、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消费体验。

  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金山广场、世茂金枫路、新驿村、十陵灵龙路等多个夜间经济街区竞相升级亮相。各大商场、步行街等也通过举办美食节、主题市集等活动融入夜间消费市场中。随着东安湖体育中心密集演出加持,龙泉驿的夜晚更亮了,市场更活了。目前,成都龙泉驿区夜间经济发展模式已升级为包含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全要素“2.0版”。

  加强供给需要细水长流,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在于建设,也在于培育。围绕“消费促进年”,成都龙泉驿区正全力建立起“四季持续,贯通全年,消费繁荣”的促消费活动格局,打造多元融合、模式创新、涵盖全域的消费促进新平台,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文 杨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