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看“川派”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2023-11-11 15:04:29来源:川观新闻编辑:邓超责编:马明仁

(转载)从“2022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看“川派”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八位,也是西部唯一进入全国前十的省市。

  具体到省内各市州,文化产业又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特征?11月10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主办的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天府2023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四川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共同发布“2022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这也是首个四川文化产业指数报告,对各个市州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指数分析,也反映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特征和趋势。

  据了解,“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沿用“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测度变量,包括综合指数以及产业生产力、产业影响力和产业驱动力三个分指数。其中生产力指数是从投入的角度评价文化产业的文化主体、人才、资本等要素;影响力指数是从产出的角度来评价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驱动力指数是从外部环境的角度评价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公共环境和创新环境。

  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介绍,从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看,各市州的发展呈梯队状分布,其中综合指数排名前6名依次为成都市、绵阳市、泸州市、乐山市、宜宾市、南充市。

  从区域格局来看,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历史机遇,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政策等相对向川东聚集,赋予了成都、宜宾、绵阳、乐山、泸州、南充等城市更大的发展空间。“初步形成了‘成都一极引领、东部聚集发展、圈层逐渐弱化’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

  在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中,充分挖掘丰厚巴蜀文化资源、打造“川派”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一大亮点。

  “巴蜀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征。”曾繁文认为,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杜甫草堂、武侯祠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杜甫诗歌、蜀绣、川剧等优美的文学艺术,川菜、川茶、川剧等丰富的民俗文化,为打造“川派”特色文化产业提供资源优势,同时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文化资源的活化和传承发展。

  结合“2022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曾繁文也为下一步四川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建设并提升一批具有“川派”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完善数字文化顶层规划,培育数字文化企业、文化新型业态、数字文化消费模式,创造全省文化产业新的业务增长极;积极推动文化金融服务,研究制定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文化企业投融资业务的中长期政策;落实全省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战略,探索筹建全省文化产业人才联盟,结合发展“川派”特色的产业的特点,制定数字文化高质量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