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科幻名片”源起成都,第十一届“未来科幻大师奖”正式启动
2023-10-23 13:19:21来源:红星新闻编辑:邓超责编:马明仁

  科幻,先于科学构建未来,让人类对未知充满幻想。而成都,盛载4500年的想象,为科幻世界开启无限可能!

  10月20日,未来科幻大师奖创作论坛暨第十一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启动仪式在成都举办。作为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加拿大“科幻教父”的罗伯特·索耶,著名科幻作家韩松,知名科幻作家及学者张冉、江波、阿缺、三丰等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嘉宾们通过主题沙龙的形式,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动力、初衷及影响创作的决定性时刻等。 

  现场,随着“未来科幻大师奖”系列图书的两本新书《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精选集:临界点7》《成渝科幻创作邀请赛作品集:东方彗星》的正式发布,第十一届“未来科幻大师奖”也正式启动。

  “未来科幻大师奖”起源于成都

  成都是一座历来带有科幻基因的城市。且不说有40多年历史的《科幻世界》杂志创始并成长壮大于成都,更孕育出“银河奖”“星云奖”“未来科幻大师奖”三个中国科幻品牌。第十一届“未来科幻大师奖”的评委阵容如何?

  据介绍,在评委设置上,由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担任评委会主席,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何弘,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何夕,知名科幻作家及专家学者姚海军、拉兹、邹禾、宝树、陈楸帆、三丰、张冉、江波、夏笳、肖化化等担任评委会成员。

  “未来科幻大师奖”创办于2012年,起源于成都,影响辐射全国,是国内在续最早的原创科幻征文奖项,同时也是中短篇投稿数量最多的奖项。经过十年发展,该奖项累积投稿量超过5000篇,中短篇总字数过亿,培育出的阿缺、灰狐、杨晚晴、王元、慕明等作家,已形成国内青年科幻作家的中坚力量。“大师奖”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覆盖新人培养、版权开发、活动组织的综合幻想文创品牌。

(转载)这张“科幻名片”源起成都,第十一届“未来科幻大师奖”正式启动_fororder_未标题-1

“未来科幻大师”奖启动暨新书揭幕仪式现场

  “叛逆”曾让他们坚持自己的创作

  启动仪式后,罗伯特·索耶、韩松、张冉、三丰等4位科幻嘉宾以“如何打开千人千面的想象之门”为主题给在场的幻迷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创作课。

  现场的罗伯特·索耶神采奕奕,他也毫不吝惜自己对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赞美。“这将是迄今为止最棒的一届科幻大会。我很开心,科幻作品在中国不断发展,希望下一次来到成都时,可以读到大家更多的优秀作品。”随后,他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动力和初心。

  “我10岁那年,就写了科幻小故事。”索耶回忆了自己的“复仇”往事:12岁上高中时,老师让他写文章,但遗憾的是,老师否定了他的写作方式,可他依然坚持自己。或许正是这来自外界的反对和质疑,成为了他坚持创作的原动力。当被问到如何克服创作瓶颈时,他表示,自己会给朋友打电话,朋友会鼓励他,“没关系,再坚持一下就天亮了。”

  接着,韩松也分享了自己的“叛逆”故事,上初中时,学校举办科幻征文大赛,自己写了很多篇自认为不错的内容,但老师都觉得不好。“最终老师选了那篇把熊猫送到月球的故事。”遗憾的是,没能进入前6名。“从那时起,我决定回到自己的路线,就一直走到了现在。”

  聊到创作初衷时,韩松回忆,上世纪60年代还没有科幻电影、小说、也不知道电视是什么。“在我家里跟电有关的,只有电灯和半导体收音机。10岁那年,我和小伙伴上山玩,看着眼前的山,我在想,未来这座山都会变为城市。但是,城市会怎么建?未来又会是什么样?这是我好奇的。科幻对我来说,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

  “热爱创作的人,都有‘自己的宇宙’”

  谈及对科幻创作影响最深的瞬间时,张冉的回忆追溯到2011年。“那一天,一个‘028’开头的座机号打给我,电话那头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让我把发到网络平台上的小说都‘撤’了。因为那时我还是一个网络奇幻小说作家,会把自己的作品‘撒’到网络论坛里。后来我才知道,是半年前我向《科幻世界》杂志投稿的科幻小说《以太》被选上了,也是那通电话,让我成为了一名科幻作者。”

  如果在科幻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有脑海中重复的画面或元素,你们觉得是什么?对此,韩松表示,自己脑海中常出现的画面,是一群人站在一个很深的陨石坑边,大家一言不发地看着坠毁在深坑里的飞船。他们在看什么?这是自己所有作品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关于深坑的探索。

  在韩松看来,或许那个陨石坑就是大家内心的宇宙。他表示,科幻创作不受职业限制,作者可能是工程师、老师等各种职业,每一个热爱创作的人,内心就有一个自己的“宇宙”。

  遥想星河灿烂,探索未来文明,洞悉人类潜能,回归自然万象……这座古老又年轻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以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时尚的青春态度,让太阳神鸟将金色的科幻种子抛洒大地,让想象力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