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龙藏乡塔拉村一片绿意盎然,地里的黑青稞已经长到一尺多高,让人无比喜悦。“再等两个月,又将是一次大丰收。”塔拉村党支部书记甲木罗说。
6万余亩青稞“飘绿” 摄影 刘浪涛
青稞俗称“长在天上的谷物”,从古到今一直是川西高原的主要口粮,是农牧民不可或缺的食物。农牧民所吃的糌粑和酥油炒面都以青稞为主要原料。
阿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坝县现有耕地14.4万亩,粮食播面达到7.01万亩,其中青稞种植面积达到6.01万亩,占比85.91%,是四川省重要的青稞种植基地。青稞种植也是阿坝县的主要支柱产业,2022年,全县种植青稞6.01万亩、产量达7572吨。
塔拉村是阿坝县黑青稞的主产区,也是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村负责人介绍,园区建设有集黑青稞种植区、生产加工区、休闲观光体验区、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有机肥有机饲料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三区两基地一中心”青稞现代农业园区。
如今,园区不断完善水电路讯、物流中心、冷链仓储等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机装备现代化改造,搭建信息化智能物联平台,提升机械化耕作水平。
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负责人陈露坤介绍,近年来,园区还采取“农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科研技术”的运行模式,推广订单式农业,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80%以上,辐射带动园区周边8个乡镇7822户41175名村民人均增收650元。
阿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阿坝县将青稞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主攻点,积极推广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以提升青稞单产为根本目标,以青稞产业精深加工为重点,强化政府资金投入,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强力推进青稞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擦亮高原特色农业名片。
现代农业园区是做大做强农牧业的重要抓手。目前,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规模已达2.5万亩,其中核心区5000亩,园区还引进培育“托岗”黑青稞、“青源”青稞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发青稞系列产品40余种。
接下来,阿坝县将抓紧抓实园区引领,完善青稞种养循环标准化质量体系,确保青稞产量达到1.13万吨以上;积极申报“阿坝黑青稞”国家地理标志,举办青稞丰收季系列活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青稞省级龙头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确保青稞销量达到2500万元以上。
阿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阿坝县将进一步担当建设“高原粮仓”这个重任,基本满足全县群众日常食用及产品开发加工青稞需求。
现代农业园区也是阿坝州做大做强农牧业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阿坝州已培育各级现代农业园区57个,其中省星级园区8个、州星级园区22个、县级园区27个。对此,阿坝州坚持“以产定园、以园兴产,条件成熟一个、集中建设一个、建成见效一个”总体要求,以农业园区引领“高原粮仓”建设。(文 杨雯涵)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