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多一抹亮色,崇州城郊北溪民族文化村韵味浓
2023-06-09 08:49:4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转载)让乡村多一抹亮色,崇州城郊北溪民族文化村韵味浓

打造彝寨体验场景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文/图

  气温升高,夏意渐浓。位于崇州市崇阳街道的北溪湿地中心地带的“北溪民族文化村”,绿意盎然,茂密树林掩映间,一栋两层楼高的彝家木结构民居格外引人注目,不久前,四川省彝学学会授权成立的四川省彝族文化研创中心在这里正式揭牌。

(转载)让乡村多一抹亮色,崇州城郊北溪民族文化村韵味浓

复原传统彝族民居

  “这是我们用民族文化特色点亮乡村旅游的又一个探索。”崇州北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北溪民族文化村负责人蒋廷友说。

  北溪湿地地处崇州城郊,依托白马河原始生态景观打造,并按照辖区实际,形成多个亲水、望田、游林的体验场景,夏日气温升高,周末时节不少游客来这里体验避暑游。“北溪民族文化村”位于湿地中心地带,以民族文化主题,围绕“民族文化体验,休闲农业、度假养生、研学旅游、生态观光”五大主题,打造少数民族民居、有机农业、儿童游乐园、晏子良英雄故居、乡村艺术馆等多个场景。

(转载)让乡村多一抹亮色,崇州城郊北溪民族文化村韵味浓

特色彝族文化活动(北溪民族文化村供图)

  其中,已经呈现完毕的木结构彝家民居,以彝族特有的黑、红、黄三色,成为茂林修竹间一抹特别的亮色。“房屋的横梁等,都是来自凉山的一个彝家老民居,拆建后在这里进行原样复建,还原凉山传统彝家民居的布局和特色,尤其是保留下彝族民居中精妙的实木榫卯结构。”蒋廷友介绍。

(转载)让乡村多一抹亮色,崇州城郊北溪民族文化村韵味浓

展示传统彝族漆器

  步入其中,一个彝族文化展览馆陈列着蒋廷友四处搜集的彝族传统漆器。作为国家级非遗,彝族漆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以黑漆为底色,以黄色和红色绘成各式花纹图案,形成浓烈的色彩对比,凝聚着古老的民族智慧。房屋中央,一个火塘,还见证了彝家传统的“火塘文化”,也体现着彝族“火”崇拜。在过去高山峻岭间的传统彝家民居中,火塘是整个房屋的中心部分,彝族人民环火而居,与火相生相伴。

  继续前行,进入“彝寨”场景,则打造了一个彝家小型村寨,中心一个广场,不定期举行彝族达体舞、彝语演讲比赛等各类文化活动。四川省彝学会会长沙马拉毅介绍,四川省彝族文化研创中心落地在这里,可以探索民族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也能助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