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四川做好5件实事
2023-06-02 08:50:29来源:人民网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原标题:做好5件实事 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记者从民政厅获悉,去年以来,四川省持续做好5件实事,全方位多举措为全省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困儿童等73万余名困境儿童提供各类关爱服务。

  一是做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自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实现连续5次提标,现行福利机构最低养育标准、散居最低养育标准分别为1600元每人每月、1200元每人每月,涨幅分别达 60%、100%。

  二是强化教育就学保障。民政厅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去年惠及儿童6000余人次,保护特殊困难群体教育教学基本权益。民政厅出台文件,进一步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年满18周岁后助学工作,将其纳入省级福彩公益金资助范围给予制度化保障。

  三是落实医疗康复救助。四川省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确保孤儿看病不难、健康成长。落实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对低保家庭儿童参保费用个人负担部分予以资助,对孤儿和特困儿童个人负担部分实行全额资助,并在国家基础上在医保类别中增设孤儿类。

  四是创新关爱服务模式。聚焦儿童近视、龋齿、心理不健康、脊柱侧弯、扁平足等问题,在绵阳、资阳、南充、宜宾创新开展“明眸皓齿·正心立身”健康工程试点;聚焦贫困家庭听力障碍儿童耳蜗升级换代难问题,开展“蜀护未来·益耳焕新”项目等;聚焦留守儿童亲情陪伴不足,父母沟通不畅问题,开展“云守护”项目,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安装监控视频,实现父母线上看护;聚焦困境儿童没有单独居住空间问题,开展“快乐家”宜居改造项目,为居住困难的困境儿童打造安全温馨住所;聚焦留守儿童周末及节假日无人看护、存在安全风险等情况,开办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制学校,聘请老师志愿者等开展课业辅导、文化娱乐、心理抚慰、爱心陪伴等服务。运用“慈善+”模式,2022年创新设立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基金,募集善款4400余万元,共同助力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和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

  五是夯实工作阵地基础。大力推进“养治康教社”于一体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推动将30个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探索打造“1+N”多元服务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连续两年将“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投入1.4亿元支持47个县优化改造县、乡、村三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阵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