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简称Proceedings B)在线发表西华师范大学大熊猫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Climate change and landscape-use patterns influence recent past distribution of giant pandas”。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分布的影响,也间接证明了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我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显著成效,对正在展开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熊猫坐着休息 摄影 徐军
据悉,Proceedings B是英国皇家学会所创系列学术期刊中的旗舰刊物,是生物学TOP期刊,也是全球82个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之一。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530,31600306,31801992,31900337)、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503200)和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8ZA0475)的资助。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在过去20年,大熊猫的数量和栖息地面积都有所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保护区的建立和相关保护政策的实施。这一积极变化也使得在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皮书中大熊猫的保护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基于气候变化的物种分布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将使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减小、破碎化程度加重,相关的保护政策和规划需要同时考虑人为景观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些预测模型为制订大熊猫的保护策略提供了有用的对话,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大熊猫分布的还从未见有相关研究。
为了解决这一科学问题,张泽钧研究员带领的大熊猫科研团队,与来自美国圣迭戈动物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一起,基于过去30年的大熊猫分布数据、气候数据和生态景观数据,构建物种分布模型,评估过去气候因素和生态景观因素在影响大熊猫地理分布格局中的相对作用。结果发现,虽然气候因素是影响大熊猫分布的重要因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而生态景观因素的作用逐渐增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30年里,大熊猫的分布确实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栖息地的保护性干预可能正日益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文 康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