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大行动”计划
2023-03-31 16:24:3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全市每年建设5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村,筛选整治50个重点村,带动提升其他村;到2025年,全市计划建设先行村150个以上、整治重点村150个以上……3月31日,成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成都市发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大行动”计划,以“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为牵引,分类建设体现公园城市特质、城乡融合优势、蜀风雅韵气质的未来乡村。

(张)成都发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大行动”计划_fororder_成都乡村风貌-供图-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成都乡村风貌 供图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实施规划引领提升行动。成都市强化乡村规划师全过程跟踪服务,计划在2023年6月底前实现村级片区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业现代化等专项规划集成配套与应用;因地制宜布局农村居民点,不随意切坡填方弃渣、不挖山填湖、不破坏水系、不砍老树,确保各项建设依规有序开展;发挥村(村级片区)规划指导约束作用,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微改造、精提升。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成都市深入开展场镇更新改造,培育20个重点中心镇,推动10个中心镇发展为县域副中心;有序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道或错车道建设,打造乡村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等400公里以上;深化“交商邮”融合发展试点,实现村级邮政快递站点建设全覆盖;推进区域主力给水设施建设,支持城镇大水厂、大管网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入户,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在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合理规划布设停车场(位)、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桩)。

(张)成都发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大行动”计划_fororder_成都乡村风貌-供图-成都市农业农村局1

成都乡村风貌 供图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实施乡村风貌塑形行动。成都市完成农房特色风貌改造2万栋以上,打造美丽乡村特色风貌重点线路17条;推进现代宜居农房建设,推广农房建设图集,建立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联审联办制度,实行“带图审批”,打造承载乡愁乡韵民居风貌;推广设计师工作站、质量安全协管员制度,培育6000人以上的农村建筑工匠队伍。

  实施生态环境净美行动。成都市完成环城生态区10.1万亩农田复垦复耕;实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15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1%;鼓励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实施业态融合提质行动。全市高水平建设“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5个;建设川内农产品直采直供基地120个,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创建一批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500个以上;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培育工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面达到10万元以上,打造集体经济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村100个。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成都市实现镇(街道)5G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建设30个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

  实施文明乡风培育行动。成都市县级及以上文明镇占比达到75%,推进建设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镇40个以上,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保护覆盖率达到100%,打造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50个,动态清除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实施健康生活共享行动。成都市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50个,动态清除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实施全龄友好关爱行动。成都市新增新优质学校100所,建立县级乡村教师工作室,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100%。

  实施治理效能提升行动。成都市全面推动组建片区、多村、村企联合党委和集体经济联合企业,每年确定10个乡村联合体,开展村党组织评先定级,每年选树“蓉城先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担当作为好支书各100名。(文 陈佳运 尹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