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大熊猫博物馆
2023-03-31 08:50:41来源:成都日报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原标题:■30年的缘分与坚守 ■少城街巷深处的“宝藏” 一个人的大熊猫博物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未标题-1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未标题-2

记录赠美大熊猫“兴兴”“玲玲”的16毫米胶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未标题-3

1973年发行的熊猫主题邮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未标题-4

  人物

  李天健 资深媒体人、中国大熊猫民间博物馆(熊闷墩大熊猫民间微博物馆)创始人。1994年因拍摄大熊猫题材广告与大熊猫结缘。1996年第一次在成都电视台开始拍摄熊猫新闻。2003年因熊猫新闻获中国新闻奖,2004年因拍摄熊猫获成都市首届环保卫士(政府奖)。

  随着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入倒计时,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让国宝大熊猫成为今年成都文旅的“顶流”。“蓉宝”有着大熊猫的可爱,更有着属于成都的青春活力,联结着成都与世界的“火热”友谊,展现出成都文旅资源的硬实力。

  前不久,大熊猫“香香”“花花”成了网红,但今天我们关注的不是成都动物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熊猫谷的大熊猫,也不是IFS的爬墙大熊猫以及熊猫公交、熊猫地铁、熊猫公园等深入城市角落的熊猫元素,而是宽窄巷子附近的一座“宝藏”博物馆——中国大熊猫民间博物馆(熊闷墩大熊猫民间微博物馆)。

  长期以来,人们对大熊猫的印象多数集中在其生物特性上,少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高度来进行欣赏与研究。在这座“熊闷墩”博物馆里,游客虽然看不到真熊猫,却能够从中感受到浓郁的熊猫文化,不只是几张图画、几张邮票,而是囊括了百余年中大熊猫与世界、大熊猫与新中国发展历程深入交织在一起的文化沉淀。这个隐于闹市的“熊闷墩”,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国宝大熊猫的窗口。

  “大隐隐于市”的“熊闷墩”

  踏着青石砖铺成的人行道,穿行于竹林与梧桐掩映的老城区,走过一间间斑驳却充满烟火气的民居,一座“迷你”博物馆就藏身于少城街巷深处。这里距离宽窄巷子仅10分钟左右的步行距离,却是闹中取静的姿态。以黑与白为基底的外墙,让它在老城区中显得特立独行,又与周围的宁静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国大熊猫民间博物馆(熊闷墩大熊猫民间微博物馆)的所在。在创始人李天健看来,这里是特殊且唯一的:“因为它是国内乃至世界唯一一座以熊猫文化为主打的民间博物馆。”

  熊猫文化?这个词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熊猫,这种憨态可掬、懒散笨拙的“萌物”征服了世界各地游客的心,以至于在世界各个角落,一提到“PANDA”就会联想到中国、联想到成都。陌生的却是文化。熊猫有文化吗?当然有。基于熊猫的画作、文学作品、文创产品……太多了,各种熊猫元素在成都也是随处可见,这些都是熊猫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过在李天健看来,这些展现依然集中在熊猫的生物自然特性层面,没有系统全面地将熊猫文化进行串联与整合。“熊猫憨态可掬的背后,凝聚的不仅有美学,还有历史与时代。”

  李天健与熊猫的深度结缘要追溯到1994年,当时他负责拍摄一则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广告,与大熊猫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亲密接触”后,他被大熊猫深深吸引。1996年开始,他的文字与镜头就聚焦到了熊猫的专属领域,成了一名“熊猫记录员”。那些年,李天健拍摄了许多有关大熊猫的重大新闻,如《全球首次大熊猫基因互换》《全球首只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竹子开花,探秘大熊猫粮荒》等,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并于2003年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这个对中国媒体人而言的“最高奖项”,让李天健收获了荣誉,也引起了他更深层次的思考。

  熊猫,只是可爱吗?就那么简单?答案是否定的。随着更深入地接触大熊猫,李天健发现,大熊猫最吸引他的,已经不限于生物自然特性,而是那背后无数独属于这个物种的故事,这些故事串起了与大熊猫相关的近代百余年历史。更重要的是,大熊猫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发展与变迁。

  “这就是文化啊!”感叹之余,李天健开始收集各种与熊猫相关的资料及物品。30多年里,李天健收集了一万余件承载了熊猫文化的器物,并分门别类,将其小心翼翼地妥善保存在家中。2020年,李天健在成都少城创办了中国大熊猫民间博物馆(熊闷墩大熊猫民间微博物馆),精心挑选了数百件藏品陈列其中,一个熊猫文化专题展示平台初见雏形。

  3年来,因为李天健“随缘”的心态,“熊闷墩”可谓“大隐隐于市”。“一方面因为博物馆的藏品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客观环境影响,还没到全面开放的最佳节点。”话虽如此说,但博物馆的影响并不小,其间李天健已带着藏品参加了多次省内、国内的展览,也获得多个国际展览的邀请。

  孤品影像资料记录熊猫传奇

  “熊闷墩微博物馆”虽然面积不大,但李天健依然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寸空间,将自己的“镇馆之宝”陈列其上,为游客展示基于熊猫文化的藏品。

  在李天健眼中,“熊猫掌印”是重量级的“镇馆之宝”之一。他总共收藏了28副熊猫掌印,包括全球首只人工圈养野化培训放归的大熊猫祥祥的掌印、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的掌印、“5·12 汶川特大地震”受灾的13只熊猫宝宝的掌印和5只奥运熊猫的掌印。

  对于李天健而言,祥祥的掌印有着独特的意义。2003年,两岁的雄性亚成体圈养大熊猫祥祥经过了3年多的独立野化培训,经评估后被放归到卧龙“五一棚”,当时李天健作为媒体人全程参与了新闻报道,并留存下了宝贵的视频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李天健专门为祥祥留下了左右掌的掌印拓片,以此作为全球首例人工圈养野化培训放归大熊猫的历史留念。遗憾的是,不到一年,负责追踪祥祥动态的工作人员在雪地里发现了它的遗体。经研究发现,祥祥的死因很可能是在冬季与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和食物,从高处摔落重伤致死。

  祥祥的离世让无数人惋惜,却为驯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积累了宝贵经验。之后经过科学研究,从2010年起,大熊猫野化放归取得了重大突破。祥祥作为驯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的先行者,在大熊猫保护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它的掌印拓片则作为博物馆的“孤品”,承载了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除了祥祥,每一个熊猫掌印拓片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谈起曾经近距离接触过的大熊猫,李天健眼眶微微泛红。

  博物馆中另一类“镇馆之宝”,当属弥足珍贵的“熊猫影像”。李天健收藏了中、日、美、英等国家,从民国开始,由民间个人和官方机构拍摄制作的有关大熊猫的故事片、纪录片、新闻简报等视频、图片和音频资料。此外,还有他亲手拍摄的熊猫吃羊、大熊猫野化放归训练、竹子开花等影像作品,许多资料堪称全球独一无二的孤品。

  藏品中那卷微微泛黄的16毫米电影胶片最具历史感,也是目前留存下的最宝贵的视频胶片。记录者是一位美国人,拍下了1972年中国向美国赠送大熊猫“兴兴”“玲玲”的影像资料。为了获取这段影像资料,李天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辗转数人,最终从国外将它“淘”到了手中。

  博物馆的第三类“镇馆之宝”,当属熊猫史记,收藏了18世纪到民国时期有关熊猫被科学发现、猎杀、贩卖、保护的珍贵历史资料,其中还有大熊猫的发现者戴维的史料。每一个史记背后都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熊猫故事……

  对自己的10000多件展藏品,李天健每一件都能如数家珍,讲上许久。它们承载的,不仅是熊猫的憨萌外表,更是一个接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

  外国友人朋友圈为熊猫“带货”

  李天健在2020年创立的“熊闷墩微博物馆”,随着人们对大熊猫的喜爱,影响力悄然从成都延伸到了世界各地。

  2022年4月,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游客在友人陪伴下慕名前来,走了无数错路,问了许多街坊后,终于找到了“熊闷墩”。当时李天健正和妻子以及店里的工作人员一起整理藏品,外国友人的到来,让他意外的同时也非常欣慰。通过朋友的翻译,李天健详细介绍了馆内的熊猫藏品和熊猫文化,游客赞不绝口。参观结束后,大家还一起吃了一顿地道的成都家常菜。这位中东游客甚至表示,希望能够将熊猫文化带到自己家族企业在成都投资的五星级酒店中。

  今年3月初,一位在深圳教书的英国游客跟随着高德地图导航,出现在博物馆门口。李天健看到“老外”一人到来,半开玩笑地说:“你会不会说中文哦?不会说的话,我们可能接待不周哦!”英国游客忙答:“能说!能说!”7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英国游客足足参观了一个下午,每件藏品都仔细地查看、拍照、询问,听到精彩处,他竖起大拇指:“太棒了!我一定要让朋友们也来参观!”临走时,他带走了4件熊猫文创商品,之后又在朋友圈为博物馆“带货”,推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得。

  外国友人慕名前来,让李天健更加相信自己30年的坚守,认定熊猫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吸引力和文化价值。全国有很多家熊猫博物馆,但它们展现的多是熊猫的生物特性,比如化石、标本、习性以及少量的历史故事,对于熊猫文化的系统展示,依然是一个空白。他觉得,自己创建的“熊闷墩微博物馆”为熊猫文化展示打开了一扇窗,只是这扇窗太小了,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比较有限,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更“宏伟”的计划——今年起陆续推出100集《中国大熊猫文献纪录片》,前两集已完成前期工作,目前正在加紧制作。通过纪录片,观众能够从一个又一个与熊猫相关的文物,了解背后的故事,徐徐铺开一幅熊猫文化的美丽画卷。

  李天健说,成都是“熊猫之乡”,又是中国的“博物馆之城”,有着得天独厚的“熊猫文化”基础,大熊猫早已成为成都的城市文化名片,如今自己所做的,就是为这道文化名片再补充一块文化内涵,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热爱大熊猫,同时也让大熊猫为成都的发展增添新的助推力。

  随着大运会即将举办和文旅复苏带来的大环境升温,李天健也在积极“备战”,在他看来,用文化讲好熊猫故事,是荣誉也是责任。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亦铮/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