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龙马潭区双加镇大冲头村:农文旅融合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2023-03-23 11:15: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日前,“乡约龙马潭·乐游山水间”2023年龙马潭区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商文旅融合发展促消费活动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柑橘文化博览园正式拉开帷幕。本次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展以“乡村旅游季、运动阅读季、电竞户外季、电商消费季”为主题的4个促消费系列活动,打造独具“龙马味”的商文旅消费盛宴,吸引了众多游客。

  近年来,双加镇大冲头村通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精品水果种植、创建农耕文化基地、农文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业等方式,聚焦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增强文化发展动能,打造生态宜居、文化厚植、产业多元的活力渔湾图景,先后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等荣誉,实现一个省级贫困村的转变。

  融合发展 让文化产业“火”起来

  利用距离泸州城区近、交通便利等优势,近年来,大冲头村规模化发展黄桃、翠冠梨等精品水果种植和观光花卉种植;结合四季变化,开展“桃花节”“梨花节”及各类鲜果采摘节等,打造四季花海,吸引着泸州乃至内江、自贡等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打卡”游玩,让大冲头村频频“出圈”,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泸州龙马潭区双加大冲头村:农文旅融合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_fororder_未标题-1

桃花挂满枝头 摄影 邹文皓

  “去年夏天向日葵盛开的时候,一天最多接待了一万多名游客。”大冲头村打造的向日葵花海能吸引这么多人前来“打卡”,让村支书肖运辉有些惊喜。新的一年,他早早就把向日葵花海的升级提上了日程,“3月份就得撒种,6月份就能开花了,这事一定要办成。”

  让人心之向往、流连忘返的不只是大冲头村的“花”,还有大冲头的“鱼”。在大冲头村平坦的乡间道路上,两侧随处可见一汪汪清塘,这是大冲头村依托松滩湖水库水系,利用渔业资源丰富等优势,打造的“十里渔湾”水产现代农业园区。

  “‘十里渔湾’目前打造了600亩核心区,进行中华鲟、甲鱼、黄桑鱼、鲈鱼等高端水产品养殖。年夜饭一般要吃鱼,图个好寓意,而村里的鱼也确实让群众的腰包实现了‘年年有余’。”肖运辉介绍,大冲头村集中建设精养场地3500亩,发展精养连片养殖示范塘109口,连片规模6100亩,涉及农户1800余户。

泸州龙马潭区双加大冲头村:农文旅融合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_fororder_未标题-2

十里渔湾生态园 摄影 杨尚威

  “我们利用水资源的优势,建设了川南最大的国际标准竞钓池,开展休闲垂钓、竞技钓、亲子摸鱼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十里渔湾玩耍。”肖运辉说。2022年,大冲头村已建成3个专业化渔业孵化基地,年产水产品4500余吨,年产值7000余万元。

  此外,大冲头村还通过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百家宴”、松滩湖环湖马拉松赛、厨鱼大赛等活动,丰富群众文旅活动,吸引游客20余万人,拉动消费近3000万元,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泸州龙马潭区双加大冲头村:农文旅融合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_fororder_未标题-3

游客在园区踏青、赏花、烧烤 摄影 邹文皓

  传承积淀 让文化底蕴“厚”起来

  近年来,大冲头村联合双加镇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打造传统造纸体验室——“纸艺工坊”,开展花草纸制作和农耕文化、渔文化等主题纸艺作品制作活动,把“二十四节气”作为课程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艾梦蛟、刘思君等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学会“剪纸”“衍纸”“藤编”“折纸”等新技能。2022年春期,艾梦蛟老师又以“农耕文化”为创作元素,用纸艺创作农作物花卉——纸艺花。艾梦蛟介绍:“引导孩子们观察、了解各种花卉的颜色与形态,利用纸艺技巧,制作出一朵朵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的纸艺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纸艺技术,也沉浸式体验了农耕文化。”

  另外,大冲头村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和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农耕文化沉浸式体验教学;联合田源家庭农场、乡韵公司,利用生态采摘园、鱼苗孵化中心等,建立青少年劳动实践活动;突出“渔文化”,在十里渔湾新建文创小品18个,设立鱼种展示文化长廊300米,打造“渔文化”展陈室,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渔村姑娘》等3部原创音舞作品,积极参与魅力乡镇等竞演活动。(文 姜予恩 陈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