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为进一步做好人才新政的宣传解读,推动政策落地落实,雅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雅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乐永详细解读人才新政。
自雅安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雅安市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出台《雅安市加快集聚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及12个配套实施细则、《支持雅州新区集聚人才六条措施》、《加快川西教育、医养中心建设六条人才措施》等人才政策,构建起未来一个时期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会议现场 供图 雅安市委宣传部
关于《雅安市加快集聚人才创新创业十条措施》及12个配套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十条措施),乐永介绍,《十条措施》主要包含建强产业人才集聚平台、鼓励青年人才来雅落户、鼓励用人主体和社会力量引才等10个部分。按照政策含金量、吸引力走在全省前列原则,结合雅安市人才工作实际,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政策升级:平台建设方面,对新设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平台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5万元至20万元资助资金。对已建成且正常运行的各级平台给予2万元至10万元资助资金。创新对人才飞地建设给予10万元至20万元补贴资金,并参照雅安市同等人才政策标准的50%给予飞地高层次人才支持。人才落户方面。主要从落户、购房、提能、生活补贴、创业支持5个方面进行支持,其中,创新对在雅州新区企业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每年1.2万元、0.6万元生活补贴(发放3年)的基础上,落户后可再叠加享受每年1.2万元、0.6万元岗位激励(发放3年)。人才引进方面。鼓励各方力量围绕雅安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按照相应层次最高给予企业50万元奖励,并且鼓励企业通过猎头公司引进高端人才和团队,按其引才成本的30%给予企业补贴。创新设立引才“伯乐奖”,按照引进的人才(团队)层次给予推荐人(推荐机构)1万元至50万元奖励。特别是雅安对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来雅开展智力服务、举办省级以上活动的相关用人单位,将按其成本的50%给予补助。人才创新创业方面。开发推出雅州英才“科创贷”“成果贷”“研发贷”等金融产品3款,分别给予高层次个人、创新创业团队、小企业20万元、50万元、300万元的贷款额度支持,并由财政全额贴息两年。对来雅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资金资助。对入驻雅州新区的民营企业,任职满一年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在市属及以上国企任职满一年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工资薪金所得30万元及以上的,按规定可给予贡献奖励补贴。人才安居激励保障方面。将资助范围扩大到企业高层次人才,给予博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7万元、硕士研究生等优秀人才3万元的综合资助。对市本级引进到雅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40万元、15万元综合资助,并对博士研究生服务期满后赠送住房一套。
在此基础上,雅安还制定出台《雅安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规则》《雅安市产学研用平台建设支持办法》《雅安市“人才飞地”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等12个配套实施细则,对具体的申报流程、资金来源、涵盖范围等进行明确,确保让每条政策都能实实在在落地见效。
关于《支持雅州新区集聚人才六条措施》,乐永介绍,雅州新区建设是雅安的“头号工程”,以雅安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一区一地引领、四化同步推进、雅州新区示范”作为总抓手,又以“雅州新区示范”作为落脚。雅安市委组织部始终坚持人才工作跟进跟紧中心工作的目标要求,在充分学习省内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制定出台《支持雅州新区集聚人才六条措施》,主要包含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强化人才创业贷款支持、实行人才动态支持政策、拓展人才交流互动平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引才、提供专项人才安居保障6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加快川西教育、医养中心建设六条人才措施》(以下简称:教育医疗六条措施),乐永介绍,《教育医疗六条措施》主要包含6个方面内容:实施教育、医疗卫生急需紧缺专业引才计划,开展地域性急需紧缺专业认定,简化人才考核招聘程序,支持6县引进专业人才,全市统筹使用;加强教育、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待遇保障,明确雅安中学、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补助标准和政策保障;给予教育、医疗卫生学术及项目成果资金激励,根据学术及项目成果的级别,激励资金从2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加强教育、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根据创建的类型和等级,最高可发放2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支持教育、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能,明确对提升学历学位、进修培训、跟岗学习、挂职锻炼等补助标准;强化教育、医疗卫生人才编制保障,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机构、优势学科集中,确保教育、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有序发展。
在此基础上,雅安还配套制定《强化川西教育、医养中心建设人才支撑的实施方案》《川西教育、医养中心建设人才发展资金使用方案》。《六条措施》出台后,每年(连续3年)配套25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教育、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加强教育、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为建设川西教育、医养中心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文 张琬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