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 民间传统习俗广汉“保保节”热闹回归
2023-02-07 16:14:0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何剑岭

  正月十五闹元宵,闹完元宵拉保保。2023年2月6日是农历正月十六,也是四川广汉市一年一度的“保保节”。时隔三年,这个地方民间传统习俗在众人的期盼中热闹回归。在广汉市房湖公园和金雁公园两个“拉保保”的主会场,到处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如潮涌。截至当天下午17:30,20余万人涌入广汉城区,“拉保保”成功223对(房湖公园172对,金雁湖公园51对),两园入园人数8万余人,达到历年之最,欢声笑语响彻整个雒城。

时隔三年 民间传统习俗广汉“保保节”热闹回归_fororder_QQ图片20230207115150

合影留念 摄影 沈序明

  “保保节”起源于民间的“游百病”与“拉保保”习俗,人们在过大年闹元宵之后,又穿上节日盛装,出门踏青游玩一天。据说这天出门游了春,即可消除百病,招来百事顺利、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游百病”或“游毛病”,祈愿消灾祛病、招祥纳福。

时隔三年 民间传统习俗广汉“保保节”热闹回归_fororder_QQ图片20230207115211

活动现场 摄影 沈序明

  广汉“拉保保”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自1985年开始举办,发展至今已从自由的民间活动发展为有组织的“民俗节日”,成为广汉市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广汉这座西南小城也因“保保节”而闻名。

时隔三年 民间传统习俗广汉“保保节”热闹回归_fororder_QQ图片20230207115203

活动现场 摄影 沈序明

  每年正月十六,来自广汉以及周边成都、绵阳等地的群众扶老携幼涌进广汉城区,聚集于房湖公园十二棵古柏前,见证“拉保保”的热闹场面。房湖公园十二株古柏树为明代所植,有“百年长寿”“百病不生”“百事顺遂”等寓意。每年的这一天,游客均在20万以上,孩子家长将孩子的帽子(俗称猪儿帽)戴在心仪的“保保”头上,即表示“拉”成功。

时隔三年 民间传统习俗广汉“保保节”热闹回归_fororder_QQ图片20230207115228

活动现场 摄影 沈序明

  历经三百余载的广汉“保保节”,名气越来越大,至今尤盛,“拉保保”也成为广汉人文脉络最长、群众参与最广的地方民俗活动。由于人数众多,地点也从房湖公园一处增加了金雁公园,共两个地点,并被誉为“华夏民俗一绝”。

  房湖公园是每年“保保节”的主战场,历史悠久、年味最浓,还未到公园开门时间,公园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数千名市民和游客。

时隔三年 民间传统习俗广汉“保保节”热闹回归_fororder_QQ图片20230207115219

活动现场 摄影 沈序明

  上午8时30分,“拉保保”活动正式开始。在房湖公园十二株古柏树下,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许多家长带着未满10岁的孩子满怀喜悦地在人群中“物色”合适的“保保”,“有眼缘”则成为最重要的选择标准。而一些自发组织的市民,主动帮助孩子的家长拉“保保”。

时隔三年 民间传统习俗广汉“保保节”热闹回归_fororder_QQ图片20230207115236

活动现场 摄影 沈序明

  “我是来看热闹的,没想到被拉成了‘保保’。”来自中江县的何克金对孩子父母说,“以后我们就是干亲家了,祝愿孩子健康成长!”

  双方在登记后,到公园设置的打卡点拍照留念,组委会也专门准备了兔子玩偶和蛋糕,赠送给“拉保保”成功的“幸运家庭”。

  在活动现场采访的一位女记者也被热情的群众拉成了“女保保”。“我们对拉的这个‘保保’很满意。”孩子家长高兴地说,“我们就想拉个有文化的,希望孩子将来读书用功,学有所成。”

  在现场,不时有男保保和女保保被戴上孩子的帽子,簇拥着走向登记台。来自广汉三星堆镇的罗兵在登记后还抱起孩子在房湖公园游览玩耍。“宝宝很乖、很可爱,我很喜欢这个孩子。”罗兵说,“希望我们两家人以后常联系,愿宝宝健康成长。”

  广汉“保保节”用奇妙的缘分将素不相识的两家人“拉”在一起,幸福欢乐的笑容写在双方的脸上。“保保”们戴着宝宝的帽子,和宝宝父母从此结成“干亲家”,为新的一年增添了喜气,也共同呵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保保节”主会场特别打造“清廉房湖”主题景观。广汉市以“拉保保结亲家”为依托,融入“传承优良家风”廉洁文化,通过在活动现场设置“亲廉”打卡点,将传统家风中的廉洁理念和智慧,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家庭生活中,增强传统家风的影响力、感召力、渗透力。(文 孔继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