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临近,这两天,地处德阳市中江县和成都市金堂县交界地带的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里,到处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园区内的灯笼厂家忙得热火朝天,制作灯笼、晾晒、包装,再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红红火火迎新春 供图 中江县委宣传部
“这是最后一批货,做完就放假回家过年。”1月13日,位于金堂县金龙镇的鸿发灯笼厂内,老板陈洪正对灯笼的订单数量进行再次核实。“今年的灯笼供不应求,根本不愁卖!”陈洪激动地表示。厂区内,只见十几名工人陆续从制作车间将一个个大红灯笼搬到室外进行晾晒,不一会儿功夫,红红火火的灯笼就在地上摆满了。
家门口就业喜笑颜开 供图 中江县委宣传部
“每年的十月到第二年春节,是灯笼的消费旺季,我们每年生产两百万只灯笼,全年产值预计在4000万元左右。”陈洪介绍。
另一边,中江县永兴镇七郎村鑫磊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厂房里,当地村民也正抓紧时间赶制着灯笼、宫灯、春联、“福”字等节庆用品。
新春送福 供图 中江县委宣传部
“这段时间每天销售额1万元到2万元,基本上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兰图介绍,产业园建起来后,中江、金堂交界地带联系更加密切,实现了整体联动、一体化发展。“一年下来收益不错,有100多万元。”兰图说。
小灯笼大产业 供图 中江县委宣传部
据了解,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由成都市金堂县和德阳市中江县合作共建,涵盖金堂县金龙镇和中江县永兴镇,聚焦两县接壤交界区域,依托两地灯笼制作产业传统优势,以“小灯笼”着力打造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的“样板车间”“展示名片”,不断释放“年货经济”活力,既增添两地产业发展动能,也带动两地群众增收。
中江县永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永兴镇将聚力塑造“灯笼之乡”品牌,提升灯笼响誉度,整合周边优势资源,实施灯笼产业补链扩链工程,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文 梁潼 兰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