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荣县:“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尝到甜头”
2022-12-09 15:08: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何剑岭

  初春时节的晚熟椪柑,4月的樱桃,5月的枇杷,6月的杨梅,7月的葡萄,10月的“爱媛”柑橘,深冬时节的耙耙柑……在荣州大地上,一年四季的水果不断档,挡不住的丰收喜悦,不仅鼓起了农民的荷包,更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自贡荣县:“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尝到甜头”_fororder_成熟的枇杷

成熟的枇杷

  在众多的水果中,柑橘是自贡市荣县的主打产品。荣县属国家柑橘区划长江中上游优势柑橘产业带,是宽皮柑橘的适宜生态区。进入10月,一个个沉甸甸、黄澄澄的果子压弯了枝头,散发出浓郁的柑橘香味,到处是一派丰收喜人的场景。

自贡荣县:“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尝到甜头”_fororder_丰收的不知火柑橘

丰收的“不知火”柑橘

  荣县双石镇武官村从2003年30多户尝鲜种植不知火”柑橘,到如今全村90%都以种植“不知火”柑橘为主,还有沃柑、粑粑柑等柑橘品种发家致富,全村柑橘种植面积也从200多亩扩大到1700多亩。依靠种植“不知火”柑橘,如今的武官村变美了,村民的荷包也鼓起来了。

自贡荣县:“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尝到甜头”_fororder_丰收的樱桃

丰收的樱桃

  在荣县留佳镇,4万余亩品类多样的柑橘吸引着周边大量的客商,由于疫情原因,实地来采购的客商流量减少,大多通过网络渠道实现产销对接。截至11月,留佳镇已销售柑橘逾2000万斤,销售额达到5000余万元。

自贡荣县:“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尝到甜头”_fororder_葡萄现摘

葡萄采摘现场

  借直播东风,双十一期间,荣县正紫镇坟嘴山村两位女性村民在手机前宣传着村里出产的“爱媛”柑橘,两天三场直播,便卖出了300多件,一件件10斤装的“爱媛”柑橘,通过快递销往成都、广东等地,而首次直播效果便大大超出了村民的意料。“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一个村民脸上。

自贡荣县:“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尝到甜头”_fororder_樱桃丰收

樱桃丰收

  荣县柑橘早已远近闻名,柑橘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一个增长点。为此,在提升柑橘品质,助推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荣县加大与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科院的院校合作,建立四川农业大学荣县果蔬博士工作站。荣县出产的“春见”“不知火”柑橘以出众的口感和“四川杂柑第一早”吸引众多客商,深受消费者好评,已成为“网红”柑橘。其中,“荣州椪柑”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也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还获得2020年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除了柑橘,荣县出产的水果还有梨、桃、李、枇杷、樱桃、葡萄、龙眼、草莓等,在荣县的丘陵山坡、田间地头分散点缀或连片成林,时节一到,枝头便挂满了累累硕果,线上线下的热闹劲儿,让当地村民荷包变“鼓”,走上了一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致富道路。

自贡荣县:“四季果园”让乡村振兴“尝到甜头”_fororder_游客采摘杨梅现场

游客采摘杨梅现场

  4月,荣县铁厂镇的“醉妃红”樱桃红了,迎来游人采摘。这里的“醉妃红”品种好、果子自然色泽好、大小均匀、口感特别好,已连续多年成为畅销产品。

  5月,荣县新桥镇的万亩枇杷园里迎来丰收季,这里的大五星枇杷是自贡市荣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细腻,肥厚多汁,早几年就是省内外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产品。

  3月赏桃花,5月吃黄桃,在荣县各地的黄桃园里,入园采摘、客商采购、网络销售每年都是热火朝天,有力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带富了一方群众。而杨梅采摘、葡萄采摘、李子采摘……各色水果轮番压弯了枝头、挂满了枝头,在双休日、节假日,乡村便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因地制宜发展水果采摘,如今已经成为荣县乡村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这样一处处甜蜜的“丰”景,正是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深耕“甜蜜”事业、助推水果产业发展,2021年,荣县改建水果产业基地1.1万亩,新建种养循环基地2.2万亩,水果种植面积26万亩,产量26.8万吨,产值12.5亿元,其中,柑橘种植面积20.8万亩,产量23.5万吨,产值10.2亿元,水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果”“摇钱树”。

  持续做优做强水果产业,是每一个果农的殷切期盼。荣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提升产业化水平;实施“1+N”龙头带动培育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动提升果蔬茶专业化水平;在果蔬方面,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初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发展果蔬精深加工。(文/图 刘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