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科技云,万千新气象。“天府科技云”平台从2019年2月的大胆设想到2019年3月的论证推进,从诞生到落地眉山,短短2年多时间,为眉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启了提供科技服务、转化科技成果、承接科研项目、创造更大价值的新模式,成为企事业单位创造效益的新途径,成为老百姓获取科技知识的新手段,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柑橘专家田间地头讲解柑橘种植技术 摄影 苏文保
搭平台 一键打通问需于民“最后一公里”
常言道“管理出效益”。晚熟柑橘产业是眉山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全国柑橘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深秋,温度降低,光照减弱,对晚熟柑橘来说,管理技术非常重要。而“天府科技云”的出现,让晚熟柑橘的管理技术变得简单而没有距离。
“宋老师,我的柑橘园怎么防治病虫害、预防柑橘裂果?”“前段时间干旱严重,现在天气又冷,果园管理有何注意事项,重点针对哪些方面?”近段时间以来,眉山市东坡区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的“专职保姆”宋杨不时从“天府科技云”APP收到果农的求助信息。
“以前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及时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的品种推荐给果农,现在有了‘天府科技云’,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种植技术、经验,能更好、更精准地分享给他们。”谈及“天府科技云”为柑橘产业带来的种种便利,宋杨说道。
与宋杨有相同感受的还有眉山市桔柑专家、高级农艺师汪小川。9月下旬,汪小川受邀前往彭山,为当地果农讲解柑橘种植技术。在汪小川看来,“天府科技云”就是一把促进广大果农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为眉山农业技术推广插上了“翅膀”。
何谓插上“翅膀”?据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对技术的需求仅仅是一个方面。长期以来,基层群众及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所需”与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所能”缺乏足够精准的连接机制,“科技所能”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科技所需”难以精准匹配。而“天府科技云”平台的上线,则填补了这个空白,真正实现了智能匹配和精准对接,也建立起了供需双方互利共赢的新机制。
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说,眉山广大科技工作者现在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上传其“科技所能”,每一个企事业单位也都可以在该平台上传其“科技所需”,一键打通问需于民“最后一公里”。平台上线以来,得到了眉山广大群众、企事业单位以及科技工作者的支持。截至目前,眉山注册用户达12万余人,其中,注册科技工作者4万余人,注册组织机构用户近7000户,发布科技所能所需近3万条,开设科创工作室8000余个,累计科普服务群众近300万人。
谋创新 凝聚合力赋能眉山高质量发展
“天府科技云”落地各市州是一个常态工作,如何高质高效落地眉山,打造具有眉山特色的“天府科技云”平台?
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通过“挂图作战”、领导联系制度、深化“科协保姆+专业保姆”服务模式、整合资源调整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方式,凝聚合力,实现全过程把控,全域统筹协调联动,形成“人人当保姆、人人抓服务”良好局面,用多项行之有效的亮点创新工作答好这项“必答题”。
最大限度发挥“天府科技云”平台的作用,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掷地有声。该协会从顶层设计出发,以挂图作战为指引,在推行周通报、月分析、季总结、年考核的基础上,将全员“保姆式”服务月进度上墙,挂在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云服务中心最显眼的位置,随时关注,及时督促,避免“灯下黑”。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工作力量,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也对合作尚未到期、但上年工作不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依法解约,中止原有合作关系,重新确定了在全省推广“天府科技云”工作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作团队,并成功签约。目前,从新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引入后的工作情况看,工作力度明显加强、服务质效显著提升。
“天府科技云”平台的发展,在同城化方面也留下了不少足迹。2022年,眉山市丹棱县科学技术协会与成都市蒲江县科学技术协会在丹棱县共同签订同城发展科技合作协议。绵阳涪城区、丹棱县两地科学技术协会柑橘种植技术供需对接会在绵阳戴家林村召开。两次同城化的有力之举,为双方搭建了政府交流平台,整合了人才资源优势,为科协领域的同城化发展添砖加瓦。
优服务 资源整合开启全员“保姆式”服务新路径
“天府科技云”最重要的功能是服务,“科技服务智能精准供给”“科研成果智能精准转化”“科研项目智能精准承接”“科普服务智能精准直达”四大服务功能是它独有的“标签”。
为了更好地为群众、企事业单位以及科技工作者服务,推广使用“天府科技云”,眉山全面推进全员常态化“保姆式”服务,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乡土人才等群体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使用活动,开展“保姆”进企业、进园区、进高校、进乡镇、进学会等服务工作,实现城市、农村、高校、园区企业全覆盖。
据悉,2022年,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还实现首届“科创会”项目的追踪服务和清零工作,坚持把服务做到底,真正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在服务过程中,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还要求所有“保姆”都要熟悉规则、明确任务,特别是工作时效和服务内容,要积极跟进“保姆”单,经常性走下去,对用户的真实需求做到了如指掌;同时也借助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服务队伍,挖掘多方的科技供需,诚恳上门提供帮助和服务。
除了全力做好全员“保姆式”服务外,“天府科技云”平台还承担着科普宣传这个重要任务。“鸡蛋和土豆到底能不能混合吃?”“久煮不断的面条能不能买?”“日用食品是否有添加剂?”……每天都会有许多眉山市民通过“天府科技云”咨询并学习科普小知识。
据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科普形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天府科技云”平台上建立了智慧、精准、直达科普服务体系,全力推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体而言,包括开展线上科普短信、科普活动的精准推送;积极创建科普惠民共享基地和科技小院等,实现“一机在手,信息、活动、知识、服务”多样需求的直达,形成全员“保姆式”服务新路径。
如今,“上天府科技云,向科学要答案”已成为眉山众多科技爱好者和普通群众的共识和习惯。
当前正是眉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下一步,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将继续依托“天府科技云”平台,激发眉山科学技术协会领域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打开科技创新创造的多种模式,为服务眉山“三市一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力赋能。(文 张琬沁 苏文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