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硕果累累。这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十年。这是传统农业向都市开放农业转型的十年。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成都青白江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并不突出。但近年来,成都青白江区却收获了一系列农业方面的荣誉,荣获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多个农业方面的国家级名片;同时,还成功举办成都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农业国际合作论坛等诸多大型农业发展活动。
依托得天独厚的枢纽优势,成都青白江区探索出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乡一体化发展、彰显对外开放农业特色的发展路径。
四川夹江茶叶搭乘中欧班列(成都)出口 供图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中欧班列(成都)助推四川农产品“闯世界”
2013年,成都青白江区开通蓉欧快铁,即现在的中欧班列(成都),成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从海运的40天,缩短到10天到12天,解决了很多农产品运输保鲜的问题。随着班列发车越来越密集,夹江茶叶、温江花木、蒲江猕猴桃、安岳柠檬、攀枝花蔬菜、青白江食用菌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选择搭乘中欧班列远销海外。
为更好地推动内陆农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成都)源源不断地发往欧洲市场,成都青白江区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口岸优势,成功申请了进境肉类指定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落地,并积极申请水果、种苗等进境指定口岸,一个外向型农业产业集聚的磁场正在形成。
2021年11月,成都青白江区发起成立四川农产品出口联盟,覆盖四川省21个市(州)、200余家市场主体,探索出“出口贸易在港区、生产基地在市州”区域联动发展模式,更好地聚拢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更多农产品“买四川、卖全球”;同时,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和经验分享会,赋能四川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四川农产品出口联盟因干货太多,被业界称为四川农产品闯世界的“强训班”。
据统计,2021年,成都青白江区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农副产品352柜,货值2268万美元,货量5433吨;进口农副产品34985柜,货值33246万美元,货量845009吨。
2020年,成都青白江区高起点编制《青白江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总体规划(2020—2025)》。2022年,成都青白江区又编制《成都市青白江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初步构建起“一心一园四片+N基地”的农业空间发展格局,带动和引领成都、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农业开放发展。一幅更加宏伟的农业开放蓝图已然绘就。
玉湖冷链成都项目规划设计效果图 供图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建圈强链赋能开放农业发展
近日,成都国际铁路港又收获了一张国家级名片——入选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冷链物流,对于农产品进出口而言非常关键。入选“国家队”无疑是对开放农业发展的加持。
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玉湖冷链成都公司负责人李江涛称,通达全球的国际班列,不仅能将食材安全有序运往全球各地,还能聚合开放农业的上下游企业,为冷链物流园区、冷链贸易和冷链城市配送等板块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希望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优势,为青白江开放农业建圈强链赋能,共建冷链生态圈。”李江涛说。
在2022年投产的盒马西南供应链中心(简称“盒马”),工人们正忙着对各类蔬菜、水果、生鲜、熟食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
这个总投资10亿元、耗时3年建成的供应链中心最大特色是,将生鲜加工、中央厨房等功能与商品流转功能相结合,这样一体化的供应链中心效率将远远高于分布式作业。在生产环节,盒马已签约550多个农业直采基地,其中有100多个“盒马村”。
借助枢纽优势,依托玉湖、盒马强大的吸附力,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引进银犁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中心、四川吉选柴门智慧中央厨房产业基地等国际农产品物流集散、冷链配送项目16个。其中,银犁、盒马等项目已形成效益,可实现年度贸易额达600亿元以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外向型农业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
白玉菇生产现场 供图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青白江造”农产品畅销国内外
除了冷链物流,近年来,成都青白江区还在统筹布局精品示范、精深加工、贸易服务、农旅融合等功能板块,全面构建起开放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并成功培育成都丰科、益海嘉里、红旗油脂、克明面业、中储粮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余家,形成粮油、水果、食品、食用菌四大产业精深加工集群,已有不少企业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境粮食口岸和中欧班列(成都)开展粮食进出口贸易。
在成都丰科一期厂房里,包装工周春蓉戴着手套,熟练地采集瓶中的白玉菇。
成都丰科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食用菌工厂,也是当今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食用菌生产基地。整个生产车间采用智能化、无人化模式,规范而高效,日产白玉菇、蟹味菇达40吨,项目全部投产后每日产量将达100吨。
目前,成都丰科正计划通过中欧班列将这些优质的菌菇出口至欧洲及东南亚。“一直以来,丰科出口依赖海运,受海运船期、运期的影响,菌菇到达欧美的时间超过30天,而通过中欧班列,只需要15天。”成都丰科相关负责人李德成认为,依托中欧班列,未来,成都丰科在欧洲的食用菌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离成都丰科一步之遥的成都益海嘉里生产基地早已选择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海外。
中智(四川)农业科技示范园 供图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国外优质水果“落地开花结果”
智利车厘子因脆爽清甜的口感,这些年颇受人们追捧,不过飘洋过海两万公里而来,价格自然不菲。但是很快,成都人就能吃到在青白江区种植的智利车厘子。
在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福洪镇“我的田园”内的中智(四川)农业科技示范园(简称“中智示范园”),工人们正在种植车厘子树苗。2021年种植的一大批车厘子树苗也在茁壮成长,预计2023年5月将结果。
中智示范园是成都青白江区福洪镇新引进的省级国家级农业国际开放合作项目,总投资20亿元,重点发展智利车厘子等示范品种,引进高端精品水果种植与管理技术,合作建设智利红酒庄,打造乡村国家馆。该项目的发展规划与成都青白江区打造对外开放农业合作示范园区,进行国际国内农产品在地化展示的思路不谋而合。成都市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国内农产品在地化展示功能并不是让大家看稀奇,而是要成为引进研发国内外新品种、新装备的试验田和样板间。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中智示范园已引进“桑缇娜”“娥丽丝”等20余个新品种水果;茗果汇、杨氏果业等出口水果基地建设项目也纷至沓来……
如今,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福洪这个丘区纯农业乡镇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种植,向特色水果示范,再到国际水果贸易的三级跳。这里的福洪杏、三元油桃等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面成型,全镇水果种植规模达5万余亩,已初步构建起“示范在园区+基地在区外”的产业生产模式。
一个战略支点,可以带来多大想象空间?成都青白江区用实践证明,抢抓历史机遇,着眼国际视野,完善顶层设计,一个聚力打造内陆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高地的乡村振兴样本已经初具雏形。成都青白江区选择的这条以开放促振兴的农业发展道路,将铁轨上的丝绸之路开成了内陆乡村的振兴之路,不仅推动了本地农业的发展,更服务了全四川,甚至整个西南地区,携手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振兴之路。(文 莫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