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千年盐都探源工程·铁炉嘴冶铁遗址勘探调查启动仪式在荣县铁厂镇大丰村冶铁遗址现场举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考古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会长李映福,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牛等参加仪式。
千年盐都探源工程·铁炉嘴冶铁遗址勘探调查启动仪式现场 摄影 丁文君
启动仪式上,负责人就千年盐都探源工程·铁炉嘴冶铁遗址勘探调查启动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铁炉嘴冶铁遗址遗迹位于荣县铁厂镇曹家坪村5组铁炉坝,坐西北向东南,面积1.5万平方米,是一处汉代冶铁场遗址。整个遗址分布在铁炉坝、铁炉沟、铁炉嘴附近范围内,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分布形状呈不规则状。铁炉嘴现存炼铁炉一座,直径3.35米,通高4.4米,基座为长条形耐火石,表面光滑坚硬。工作人员在炉内及遗址中心地带发现大量的炉渣及未经熔炼的铁矿石。
在随后召开的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铁炉嘴冶铁遗址勘探调查的目的意义、历史相关记载、考古调查工作内容等进行了交流探讨。据悉,此次开展的铁炉嘴冶铁遗址勘探调查工作内容为资料收集、现场勘探、编制考古调查成果报告。其中,资料收集包括文献地图资料、实物标本资料的搜集等。现场勘探主要包括标本采集,遗址分布状况调查,交通、水源、燃料、矿石等关联调查,测绘及坐标系统建立。勘探调查将采用探孔、探沟、探方等方式进行。
李映福指出,铁炉嘴冶铁遗址不仅对于研究汉代荣县冶铁技术工艺及川南地区盐业生产的发展状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为研究自贡冶铁、盐业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李映福希望通过勘探调查,进一步了解自贡铁矿、燃料、交通、水源等文物遗存的性质和分布特征,厘清古代冶铁史发展变迁的基本脉络;同时,考古调查成果及标本采集可以为下一步荣县历史博物馆的展陈提供珍贵的资料和相关实物支撑。(文 丁文君 徐振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