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印发 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
2022-05-26 17:36:33来源:川观新闻编辑:邓超责编:郑建超

  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入背景下,到2025年基本建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共同构建“双核、三带、七区、多线”的空间格局,并瞄准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的远景目标。

  根据《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指以重庆主城和成都为核心,以连接两地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水系沿线市区(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具体来讲,四川区域的规划范围包括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并辐射带动全省范围。

  围绕这一区域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资源禀赋突出等特征,兼顾协同共建、互补共赢、产业融合、均衡发展等原则,《规划》提出以“双核”为驱动,以“三带”为串联,以“五横五纵”多条旅游支线为骨架,串接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动“七区”合作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

  “双核”主要指以重庆主城和成都双核为驱动,其中重庆主城目标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成都则突出旅游都市型、国际化和综合性的特点,建设世界文创、旅游、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

  “三带”包括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带、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

  “七区”包括大峨眉—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古蜀文化与嘉陵山水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区、石窟石刻艺术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区、大巴山生态休闲与高峡平湖旅游协同发展区、武陵山—乌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大华蓥—明月山红色旅游与绿色康养协同发展区、民俗文化与江河风光旅游协同发展区七个特色旅游区合作联动发展;

  “多线”包括广元—巴中—达州—万州、成都—阆中—巴中、雅安—乐山—自贡—重庆、重庆—泸州—宜宾、涪陵—武隆—黔江等五条横向旅游通道;巫山—万州—黔江、重庆—广安—达州—城口、广元—南充—广安—重庆、绵阳—遂宁—内江、成都—自贡—宜宾等五条纵向旅游通道。

  此外,《规划》还提出,通过推动巴蜀文物活化利用建设项目等构建巴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实施城市旅游提升工程等推进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建设,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等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目的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