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代表走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 探秘成都厨余垃圾的“蜕变”
2022-03-18 17:38:2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邓超责编:胡晓萌

  对于“美食之都”成都来说,厨余垃圾的收运处置既事关舌尖上的安全,也关乎城市生态环保建设。《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这一年来,成都持续探索厨余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截至2022年3月1日,成都厨余垃圾单独收集量达130万吨,同比增长110%以上。这些被“分”出来的厨余垃圾最终将去往哪里?它们要如何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月18日上午,成都市城管委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市民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走进肖家河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成都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二期),探秘厨余垃圾的“蜕变”。    

  第一站,市民代表来到肖家河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在这里,厨余垃圾一体化处置设备正在高效作业,厨余垃圾通过“分拣、破碎、除油、脱盐、油水分离、好氧发酵”后,可制成初级有机肥和生物柴油,1吨厨余垃圾将变成100余公斤的初级肥料,还可产生约3公斤左右的油脂,厨余垃圾就地减量85%以上。

  作为肖家河街道生活垃圾全链条处理模式中的重要一环,肖家河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心还集成信息化管理平台、其他垃圾转运、可回收物分拣、有害垃圾暂存等功能。

  通过厨余垃圾收运智慧监管平台,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肖家河街道各个垃圾收运点厨余垃圾收运车辆、商户、垃圾桶、垃圾重量等信息,实现厨余垃圾收运全过程监管,同时对收运车辆的调配、收运路线和班次进行优化,让垃圾分类监管工作更加高效。

  随后,市民来到位于龙泉驿区洛带镇鲤鱼村的成都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二期)。该项目占地约41亩,是成都市采用政府特许经营权出让方式建设的大型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

  成都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二期)设计日处理餐厨垃圾300吨,自2020年1月正式商业运行以来,已处置餐厨垃圾14.1776.9万吨。

  据介绍,目前,该项目日产沼气约2万立方米,其中约1.5万立方米沼气可用于沼气发电,每日可发电3万度,较燃煤火电减排二氧化碳794吨。

  当前,成都市厨余垃圾日分出量约3600吨/日,其中餐厨垃圾约2200吨/日,居民厨余约1400吨/日。全市现有厨余垃圾处理项目77个,全过程资源化处理能力达2770吨/日,“集中规模化处理+分布式就地处理+社会协同处理”的厨余垃圾处理格局已基本形成。

  下一步,成都将持续实施提能工程,推进分类处置专业化,有序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规划及建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一期)迁建项目建设(设计处置能力400吨/日)。2022年开工建设温江、新津、都江堰等12个厨余(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设计处置能力1800吨/日),逐步提升分类处置专业化、精细化。(文 申巧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