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六日,三星堆遗址三号坑出土的巨型青铜面具与文物修复师同乘电梯去修复中心等待加固。
11月26日,文物修复师打开厚重的文物存放库房大门,护送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巨型青铜面具“回家”。
11月26日,文物修复师郭汉中(左二)带领团队为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巨型青铜面具加固。
3月10日,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3号坑作业,坑内象牙和青铜器交错堆叠。
3月15日,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3号坑考古发掘方舱内作业,为实现精细化考古,方舱内安装有各种高科技设备。
9月6日,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经加固后“躺”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汉考古整理基地的仓库里等待专家的修复。
11月26日,文物修复师们在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内修复文物。修复馆设有专门的分析仪器室,配备了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X光颜色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十一月二十六日,象牙修复室内,两名身穿白大褂的文物修复师正在进行象牙的修复工作。游客站在透明的玻璃墙外,可以看到修复的全过程。
11月26日,今年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金面具在文物修复馆里与修复师隔空相望。
边修复、边展出,新出土文物“趁热”呈现,这是三星堆博物馆2021年的一大创新。新一轮考古发掘“再醒惊天下”,为了回应公众对古蜀文明的兴趣与热情,9月28日,三星堆博物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试运行,公众隔着玻璃可看到文物在修复师的手上破“土”重生。
11月26日,三星堆博物馆结束受疫情影响20天的闭馆,恢复开放,冬雨带来阵阵寒意,但游客的参观热情不减。象牙的“保湿”护理,金面罩的“土粉底”,玉璋修旧如旧的秘密……不仅呈现出精彩的文物“美妆”之旅,更将用实证照亮古蜀历史。
幕后到台前 零距离文物体验
一根一米左右的象牙表面已经清理完毕,在游客的注视下,修复师为象牙裹上层层保鲜膜,又用纱布覆盖,放到恒温恒湿的密闭储存箱。通过象牙中锶的同位素溯源研究,能够推断出这头象在长牙的时候是在哪个区域活动。保存锶及其他重要信息,防止象牙开裂粉化等,都是头等重要的。
修复馆的中央大厅展柜里,2021年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金面具贵气十足,但它表面的泥土颗粒为何不清理干净?
其实,泥土也包含珍贵的信息。专家发现局部泥土呈异样的红色,已及时提取样本开展研究。金面具经过初步延展,呈现出现在的样貌,但这只是阶段性的展示。之后,还要分析金面具上是否有黏合剂,比对出它是哪个青铜人头像的面罩,要将其重新戴回到头像上。
“文物是祖先的遗存,理应全民共享。”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修复馆通过开放工作场景,结合展板、视频、标本等,让神秘的文物修复从幕后走向台前,大大提升了公众对考古工作的认知和感受。
目前修复馆包括了文物储存区以及陶器、玉器、金属、象牙修复室,配备了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X光衍射仪等考古界主流、通用的仪器设备。两台体视显微镜和陶片标本,可以供游客学习观察文物的质感和纹饰。
36年6000件 时光匠人坚守匠心
当一件体量巨大的青铜文物需要临时性加固,修复师既要懂力学原理,还要能亲自“操刀”。11月26日,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副主任郭汉中带领团队正在对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巨型青铜面具加固。“从外面加一个物理支撑,对文物本身没有动作。”郭汉中介绍。支架用不锈钢条,竖三横二,钻孔后用钉子固定在安放面具的底座上,在尽量减少文物接触面积的情况下,使其获得一个安稳的“靠背”。
从16岁以助手身份参加三星堆1986年的考古发掘起,郭汉中从事文物修复已达36年,开发出了黄泥石膏翻模等创新工艺,6000余件破损青铜器、陶瓷器、石器和玉器等在他手里重生。“传统的硅橡胶开模会在文物上留下硅油痕迹,黄泥石膏翻模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会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而‘塑形补配’能让文物上细腻精致的纹饰在石膏模具上得到还原。”郭汉中介绍。
“灯下不做色”“这个可考虑‘以铜补铜’”……在郭汉中文物修复创新工作室,通过手把手传帮带,郭汉中为四川多个地区的博物馆和文管所培养了一批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后者成为研究古蜀历史,传承中华古文明的重要一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钢 吴平 向宇 摄影报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