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社区干了几十年,哪个认不到我,做群众工作我的经验比年轻人丰富得多,现在正是关键时期,我咋可能‘梭边边’。”
11月12日,是王剑彪60岁的生日,也是他退休前在岗工作的最后一天。
他早早地赶到单位,面对着警容镜一遍遍地整理自己的着装,手指一遍遍摩挲着警服上的肩章和警号,看着镜子里一身笔挺的制服,他的脸上满是不舍之情。
忙过这一天就退休了,这次的抗疫是他脱下制服前最后的“重任”。
“‘双十一’刚过,这几天小区应该会有很多包裹,都要及时送到居民手中,今天一定要更仔细一点……”整理好着装,王剑彪理好思绪,准备前往封闭小区驻点。
王剑彪是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成龙派出所民警,穿了39年警服,被同事们、辖区居民亲切地称呼为“彪大爷”。就在他退休倒计时的第10天,疫情来了。
警察王剑彪站好最后一班岗
疫情不退,我不“退”
“没有看到我辖区的群众到底好不好,硬是心慌,我能上!我还没退休!”
11月3日,清晨6点过,派出所里微信群发来勤务通知:“锦江区首创娇子1号小区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现分局启动应急预案,请全所民(辅)警今日7时到所参与勤务。”
“再过几天,你就要退休了,万一现场有危险呢?这次任务就别去了吧,你不去也没得哪个责怪你。”妻子这样劝他,女儿也很担心他。包括派出所也曾计划安排他最后几天备勤,到点直接退休。
但王剑彪不这么想。“我在社区干了几十年,哪个认不到我,做群众工作我的经验比年轻人丰富得多,现在正是关键时期,我咋可能‘梭边边’。”经过劝说和开导后,妻子和女儿同意了王剑彪的做法。
次日早上6点53分,换好制服的王剑彪出现在会议室。
“你怎么也来了?”考虑到王剑彪的身体,派出所领导连声说,“彪大爷,你马上就退休了,这次任务你不用参加,回去歇着吧。”
王剑彪坚持说:“我能上!我还没退休!”他继续参加勤务部署会。
此次任务是对“首创·娇子1号”实施封控,阻断疫情传播,距离小区只有几百米的成龙路派出所进入全面应急状态。
“勤务成员分两组,每两小时一岗换休。”“我呢?”发现勤务人员名单中没有自己,王剑彪顾不得会场纪律,急得站了起来,问题脱口而出。
领导盯着这个“倔老头”说:“你留守单位备勤。”“行,服从组织安排,备勤就备勤。”王剑彪就耐着性子等,硬生生地在备勤室里待了一整天。
即将满60岁的王剑彪心里清楚,这可能是他39年警察生涯中最后一次出任务了。“单位坐了一天,没有看到我辖区的群众到底好不好,硬是心慌,我能上!我还没退休!”为表决心,他还向单位递交了延迟退休的申请:疫情不退,我不“退”!
所里负责人拗不过他:“行嘛行嘛,明天你也加入勤务组。”
“倔老头”工作到凌晨2点
“大家都很辛苦,希望多了我一个人能多一分力量。”
第二天早晨8点,王剑彪准点来到自己的勤务点位上。大约9点过的时候,头顶上突然传来一声呼喊,抬头一看,王剑彪认出这是小区的居民王婆婆。
“怎么了?”“彪大爷,我长期服用降糖药,现在药快没了,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呀。”王剑彪立即将情况告知了社区,由社区组织志愿者前往药房购买。拿到药品后,王剑彪一路小跑送到医务组进行审核和登记,消毒之后再通过隔离区工作人员送至王婆婆手中,“你莫说,还不是很累,说明我这个身体还可以给大家服务的哦。”王剑彪和同事们打趣地说。
上午10点过,同事们回到备勤车里换休,看到王剑彪无不惊讶和敬佩。“这么冷的天,我们小伙子两小时扛下来都吃力。”“彪大爷,你马上就退休了,也要注意身体啊!”
“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必须站出来,这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很辛苦,希望多了我一个人能多一分力量。”王剑彪说,其实感觉自己还跟年轻人一样,对工作充满热爱和干劲。
11月8日晚,成都市锦江区84个点位开启大规模核酸检测,锦江公安出动警力300余人次维持现场秩序,王剑彪也在其中。
当天晚上,从首创娇子1号小区点位到卓锦城点位,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两点,王剑彪刚换休下来,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区间巡查时发现了他,“我的彪大爷,你咋还没撤呢?”王剑彪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笑着说:“我刚撤下来。”
“我说的是撤回家,你赶紧回家休息!”看着眼前这个神情略显疲惫的“倔老头”,这位负责人急了,“明天起,你的勤务调整为早晨8点至下午6点。”
王剑彪“不甘”地听从了所领导的安排,从第二天开始,8点至10点、12点至2点、4点至6点,连续三天,每天三班岗共计6小时,他就在寒风中硬挺挺地站着、忙碌着……
志愿者王剑彪为居民服务
脱下警服又穿上红马甲
“戴上志愿者红袖标,我一样热血,和战友一起继续坚守点位。”
时间还是来到了11月12日,干完一天的防疫工作,王剑彪不舍地脱下熟悉的警服。就在那一刻,他向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申请:我要当名志愿者。很快得到批准!
11月13日,王剑彪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彪大爷,脱下警服又穿上红马甲。
“彪大爷,给你点赞!”一起守护封闭小区的志愿者陈丹听闻彪大爷的事后,非常感动。她说:“彪大爷的警龄比我的年龄都大,我们大伙儿都很钦佩他,向他学习。”
封闭小区的居民听说了彪大爷的事,纷纷在业主群里为他点赞,“我们好有安全感啊,等解封的那天,我们要去门口找彪大爷合影哦!”
“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选择的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使命。群众有了安全感、幸福感,这才是社区民警的成就感。”从事公安工作39年,王剑彪内心充满了对公安工作的热爱与敬畏。
闲不下来的彪大爷说:“我虽然退休了,戴上志愿者红袖标,我一样热血,和战友一起继续坚守点位。疫情不退,我也不‘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粟新林 摄影 魏麟潇 视频 魏麟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