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记者 刘江):当小区内不仅有“空中菜园”,还有“地下鱼池”,当一日三餐的果蔬,居民可以自给自足……一个真正的“都市田园梦”正在上演。10月20日至2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承办的2021年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双千”“双百”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作为四川省“农”字号龙头企业,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科道农业)带来的路演项目引发强关注。
长期致力于绿色发展研究的科道农业,历时20余年耗资逾亿元潜心研发的“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集成“生态建筑子系统”“有机农业子系统”“环境治理子系统”“绿化产业化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全面促进城市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绿色生态价值化转变,走出了一条在农业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路径,为实现人类绿色、生态、可循环、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完美的实践样本。
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成都双流区全面展开试点,为当地的居民生活带来全新的改变。
都市田园梦
“空中菜园”与“地下鱼池”
在成都市双流区新安村6组,在一栋正在修建的高层住房阳台上,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冯建路培育了两排果蔬,外侧是土培,内侧是水培。
这些果蔬有几十种,包括有辣椒、芹菜、红薯、小白菜、青菜、空心菜、无花果、柑橘、苹果、樱桃等。新奇的是,这块自家阳台的“空中菜园”水培的水源来自于负一楼鱼池。这里有9个鱼池,每个鱼池高1.5米,最大容水量达12立方米,年产有机商品鱼过千斤。
这套“鱼菜共生系统”仅仅是“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生态建筑子系统”的一个缩影。“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利用新型材料和专利技术,将楼栋变为花园,利用现代智慧设施让农业生产种植变得更加轻松便捷,进一步合理解决土地资源利用、垃圾分类、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环境恶化等问题。
更广阔的蓝图
或可“制造”上亿亩优质耕地
在科道农业的农场中,一张更广阔的蓝图正在铺开。高7层的“智慧生态价值系统”样板楼映入眼帘,除了这栋样板楼,这里还有覆盖半径5公里的真空厕所系统、日产300立方米的沼气系统、年产6000吨的有机肥生产中心、有机生产实验区以及“四态合一”农业展示区。
这些试点技术都可以运用到都市中。有专家表示,这种理念如果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城市居民一日三餐的果蔬将可以自给自足。那么,原来用于种植果蔬的耕地将被大量节省出来,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可以“制造”出数亿亩的优质耕地,最终构建出一个超级生态圈。
实现“双碳”目标
双流加速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近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农业是较低成本的碳减排领域,且碳减排潜力较大。农业可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储存生态系统中的碳,发挥生物固碳的作用。
“智慧碳中和生态价值系统”恰恰能充分发挥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和储存生态系统中的碳,发挥生物固碳的作用。以秸秆综合为例,在新安家园小区项目的不远处,有一处农场,工人在处理农田里收割的包括秸秆在内的各种农业生产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各种废弃物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变成粉渣。粉碎后的有机粉渣和沼渣、沼液以及有益微生物,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又变成了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料。
不仅庄稼可以吸收碳,还能就地供给居民果蔬,减少居民外出购物,消除碳足迹,这种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能切实“减排增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16日,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参事室调研组前往科道农业调研后认为,“智慧碳中和价值系统”严格遵循“两山”理论,其生态建筑的创新、超薄生态墙板的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减少50%的建筑垃圾和降低20%的建安成本,还可以在建材生产制造和运输环节减少50%以上的碳排放。
2021年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与会专家在观看科道农业的项目路演后,对“智慧碳中和价值系统”给予高度评价,表示这一系统既能显著解决碳中和实现中面临的难题,也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环境治理、资源再生、产业提升等诸多难题,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真正实现大幅度碳减排和碳吸收,是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和公园城市建设的最佳途径。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