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壮大集体经济 引领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2021-08-27 16:18:0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唐浩博责编:胡晓萌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近年来,江油市始终坚持以“村级增收、农民致富”为目标,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贫弱村”向“红利村”转变,2020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4808.579万元,同比增长21.76%。

  人才振兴 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江油市通过选培能人、激励发展等方式,唤醒集体经济组织“斗志”;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182个村中157个村书记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占比86.26%;组织40多名村书记到苏州学习取经,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30余次,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深入实施“李白故里英才计划”,引进86名优秀人才,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52支,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认证新型职业农民2171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开放合作 实现集体经济与社会资本“互利共赢”

  乡村振兴,资金是保障。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资源资金分散、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江油市通过整合资源、资金、资产,并赋码颁证,让集体经济组织走向市场;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挥自身优势,联合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社会资本,走共同发展之路。方水镇东山村集体经济组织筹集资金100万元与百富养殖专业合作社合股经营,建设现代化生猪代养场,实现互利共赢。江油市盘活村集体的闲置资产和资源,开展资产租赁和资源入股经营。三合镇蟠龙村集体引入社会资本全面升级改造闲置烂尾楼,实施后效果明显,得到村民一致认可,集体资产从110万元增加到65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约10万元。江油市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引导培树品牌农业。新安镇南山村引进川罗肥肠,借助川罗肥肠“品牌效应”,发展特色名小吃加工业,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和社会资本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良性局面。

  量体裁衣 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百花齐放”

  乡村振兴,创新是动力。为化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单一,产业链条不长等问题,江油市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向多元化转变。目前,江油市已探索形成5种农户以地入股不失地、以地参股不失权、以股务工不失业、以股分红不失利的经营模式。战旗镇白沙村开创土地合作模式,以土地资源与裕农土地合作社联合经营,预计2021年增收100余万元;新安镇黑滩村开展服务创收模式,村集体每年向园区培训输送优秀农民工600余人,年服务费收入5万元;青莲镇双石村试行资本运作模式,引进社会投资500万元,修建川西特色民宿,年增收3万元;桂花村创新产业带动模式,建设种养旅一体化生态循环产业园,年盈利10万元;枫顺乡龙池村探索资源开发模式,依托独特的山水风光,修建康养民宿,预计年收益2.8万元。

  据悉,江油市以“五个振兴”为抓手,主动作为、探索实践、创新示范,已建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中国农业公园、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各1个,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3个,省级示范休闲农庄3个;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24个。(文 肖壮 陈国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