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宋书琦):6月8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端午节假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联合分析预测报告,围绕全省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车流量和道路、水路客运等交通运输重要指标,从出行量及其时间、空间的分布状况、重点关注区域及点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预测。
总体综合态势预测
出行总量明显恢复,高速自驾需求激增。全省公路水路出行总量大幅高于2020年并超过2019年水平。高速公路车流量持续激增,远超2020年和2019年水平;普通国省干线日均断面流量较前两年基本持平;道路和水路客运较2020年大幅增长,但仍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
假期保持高位运行,首尾出现出行高峰。6月12日将出现假期出行高峰,高速公路流量和道路客运量均达到假期最高峰,路网通行和接驳运输压力较大;6月13日将有所下降,仍保持高位运行,水路客运量达假期最高峰;6月14日将出现返程高峰,高速公路流量和道路客运量达假期次高峰。短途自驾出行明显,成都周边压力较大。城市周边短途自驾游特征明显。全省高速公路和道路出行量的43%以上集中在成都市及其放射线,其次为达州、遂宁、自贡、资阳等高速路网较密集地区;乐山、绵阳、德阳、阿坝、甘孜等文旅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部分道路车流将大幅增加,保通保畅压力较大。
多云伴随阵雨为主,西南局部降雨明显。据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预测,节日期间,四川省大部区域以多云间阴的天气为主,多阵雨或雷雨。6月14日至6月15日,四川省有一次小到中雨,部分地方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天气过程。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多阵性降水。降雨天气过程对短途出游影响较大,需持续跟踪关注。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预测
高速公路方面,一是总流量明显增长,跨省增量不大。预计假期总流量将超过930万辆次,日均突破310万辆次,较2021年日常增长33.44%,较2020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26.81%和增长44.17%。其中,跨省流量较2020年和2019年分别增长1.26%和15.39%。二是假期首日即达单日和小时最高峰。6月12日8时开始流量急速上升,10时达到假期小时最高峰,当日车流量预计超过320万辆,达假期单日最高峰。6月14日,公众陆续返程,出现假期单日流量次高峰。三是成都及其放射线通行压力加大。流量集中路段、繁忙收费站和服务区、易拥堵点位均以成都市及其放射线为主,主要包括G4202成都绕城高速,S8成温邛高速段,G42成南高速段,G5成雅、成绵、成彭高速段,G4217成灌高速,G4215成自泸高速成仁段等。
道路客运方面,从客运总量看,预计2021年端午节假期全省道路运输客运总量超过400万人次,日均突破130万人次,较2020年上升63.2%,较2019年下降21%。从出行时间看,6月12日达到假期最高值(约140万人次);6月14日出现返程高峰(约137万人次)。从市州分布看,客流主要集中在成都(约158万人次)、乐山(约16.60万人次)、达州(约15.00万人次)、南充(约14.70万人次)。
水路客运方面,从客运总量看,预计假期全省水路客运量将超过24万人次,日均突破8万人次,较2021年日常增长57.71%,较2020年增长55.34%,较2019年下降46.44%。从出行时间看,6月13日为假期水路客运量最高峰。从市州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乐山(约3.2万人次)、南充(约2.9万人次)、凉山(约2.8万人次)、内江(约2.7万人次)、泸州(约2.4万人次)。
重点关注区域及点位
高速公路重点关注的路段:G4215蓉遵高速成仁段、G5京昆高速成雅、成彭段,S3成资渝高速华龙至清泉枢纽段,G4202成都绕城高速,G4217蓉昌高速郫都至安德段,G42沪蓉高速成南段,S8成名高速成温邛段路段及相关收费站、服务区。
普通公路重点关注的路段:G213汶川雁门至茂县叠溪段,G350丹巴半扇门至墨尔多山段、小金松林口至四姑娘山镇段,G318天全小鱼溪至二郎山隧道段、康定折多塘至木雅景区段,G245峨眉山高桥至峨边新场段等易拥堵路段以及G213高店子大桥、G317狮子坪电站绕坝路等19个施工及管制路段。
道路运输重点关注的站点:成都市东站汽车客运站、泸州客运中心站、茶店子、北门、石羊场车站、自贡汽车客运总站、巴中江北车站、广安邻水汽车客运中心、南充嘉陵客运站等。
水路运输重点关注的渡口码头:乐山大佛景区旅游码头,达州三汇石盘、沙湾渡口,南充南津关渡口及八尔湖旅游码头,泸州凤凰湖旅游码头,升钟湖美人鱼码头,内江归德渡口,泸州玉龙湖旅游码头,眉山黑龙潭旅游码头等渡口码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