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学清雕刻的诗词作品 摄影 程啸笑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日,来自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的老党员邱学清早早地就准备好了一份献给党的“生日礼物”。从写诗、选材、造型、镌刻,他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月,终于用自己的技艺,创作了以“农欢”为主题的诗刻作品,祝福祖国国泰民安。
邱学清在进行雕刻 摄影 程啸笑
因“牛”树根结缘 痴迷根艺二十余年
今年67岁的邱学清是丹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名退休职工,同时也是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199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邱学清得到一块形态酷似水牛的树根,从此便爱上了这门独特的技艺。退休后,他一直研究和从事根雕工作。走进他的工作室,如同走进了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一件件制作精美、造型各异、形象逼真的根雕作品映入眼帘,无不散发着自然的气息。
为了真正掌握这门手艺,邱学清四处拜师学艺。听说雅安有位老师傅做根雕很在行,他远赴雅安,向老人拜师学艺,一次没学会就再次登门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实践,邱学清最终熟练掌握了根雕这门手艺。在旁人眼里,木雕是一件枯燥单调的事,但邱学清却乐此不疲,木雕艺术早已深深扎根在了他的生活中。
老党员初心不改 诗篇献给党
今年是丹棱建设“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大雅幸福新家园”的开启之年。作为土生土长的丹棱人,邱学清看着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他从心底觉得感动。于是,他萌生了在木雕上为祖国、为家乡写诗的念头。
有了念头,邱学清便开始四处寻找木材。邱学清介绍说,选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材料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而适合镌刻的材料一般都是选用鸡翅木,这种木材密度大而坚硬,保存时间较长。材料有了,下一步就是诗词的创作。“诗词里都是我的心里话,实施乡村振兴以来,丹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环境,还是生活条件,都变得越来越好了。”谈起自己创作诗词的事,邱学清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为家乡写诗是一件浪漫的事情。邱学清将近年来生活周围发生的巨大变化,创作书写成合辙押韵、通俗易懂的诗词,用最朴实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新农村风貌、人文的赞美之情。
邱学清说:“我就是想与广大村民分享这一‘精神食粮’,希望后人也能体会到如今乡村的巨变。”邱学清朴实的言语里流露着对生活的感恩和对幸福的理解。(文 张琬沁 程啸笑 彭蓓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