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近期,在自贡市荣县农村,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荣县有家庭农场3189户,工商注册登记2081户,实现了村村有家庭农场;有土地经营面积14.79万亩,形成涵盖粮油、水果、蔬菜、茶叶、油茶、生猪、中药材、牛羊、小家禽等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总体呈现出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多业并进的发展态势。
荣县双石镇诚峰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小刚在打理柑橘树
荣县双石镇诚峰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小刚介绍说,2020年,农场商品猪出栏数600头,为他带来了5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我计划养殖母猪100头,年出栏生猪2000头。”陈小刚说。与此同时,除了搞生猪养殖外,他还流转承包了附近200亩土地,种植柑橘,增加农场收入。
陈小刚养殖的生猪
放眼荣州大地,家庭农场成为了一个“热词”,对农民自己来说有好处,对广大农村来说更有益处,因为搞好家庭农场,便是解决了以后“地由谁来种”的问题,对健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同时,为加快培育家庭农场,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发挥其在建设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实际,荣县出台了《关于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荣县加快家庭农场农业项目及用地用电用水政策扶持细则(试行)》等文件,明确责任、任务、时限,细化土地流转、农业发展用水用电、以奖代补等措施;在技能培训上,则依托家庭农场经营类型分类培训,开展“柑橘”“水产”“生猪”“茶叶”“粮油”等13个知识技能提高班,培训次数68次,培训经营主体2700余人次,形成点对点精准辅导帮扶,助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此外,荣县还通过创新组织、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采取政银担运作模式,统筹安排300万元作为家庭农场专属风险补偿金,探索建立起“主办行+授信+风险补偿金”专属信贷服务,利用家庭农场信用授信贷款;仅2020年度,发放“省农担”贷款185笔、贷款总额1.4204亿元,其中涉及182个家庭农场业主、1.3704亿元,有效解决了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产业发展资金有保障。(文/图 刘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